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h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是侵染兰花最常见的两种病毒。它们使兰花叶片形成褪绿条纹、凹陷的灰白斑或坏死圈斑等症状,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开花小而少,花期缩短,给花卉生产造成严重损失。CymMV隶属线形病毒科(Flexiviridae)、马铃薯X病毒属(Potexvirus),病毒RNA基因组全序列约6-7 kb,与该同属的其它成员有很高的同源性。整个基因组由5个开放读码框架(ORF)构成,其中CP基因是完整地ORF5框,长约700nt,编码24kD的外壳蛋白。ORSV隶属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病毒RNA基因组全序列约5-6 kb,含有4个ORF,CP基因是完整的ORF4,长约600nt,编码17kD的外壳蛋白。  通过负染和超薄切片观察到蝴蝶兰(P. amabilis)病叶中线状和杆状病毒颗粒。进一步的组织切片观察,同时发现两种病毒的典型聚集体:CymMV呈带状聚集体,粒子多层排列,层间成一定角度或螺旋相叠;ORSV聚集体呈平行、角层状或螺旋型排列。二种病毒聚集体均出现于薄壁细胞、细胞间隙和维管束中,感病细胞中叶绿体发育不全;线粒体增生、肿胀甚至空化;细胞核膨大、空化。通过建立多重 RT-PCR体系,同时扩增到建兰花叶病毒(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的外壳蛋白基因。经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对,与GenBank已知分离物同源性分别达到98%和99-100%。从细胞和分子层面共同揭示了CymMV与ORSV复合侵染兰科植物后细胞超微结构病变特征。同时为两种病毒的复合侵染提供快速直接的鉴定依据。  用RT-PCR方法获得了CymMV和ORSV外壳蛋白基因,将两个基因片段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 pET32c,构建载体 pET32c-CymMV-CP和pET32c-ORSV-CP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后获得了重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反应性。根据Western blot结果,将含两种重组质粒的重组菌大量表达,并通过镍琼脂糖凝胶纯化蛋白,免疫家兔,制备了CymMV和ORSV的多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A测定了抗体效价。  总之,本研究从细胞层面、分子层面及免疫学层面对CymMV和ORSV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感染这两种病毒的植物组织超微结构病变,建立了多重RT-PCR鉴定体系,为这两种病毒的快速鉴定提供依据。原核表达了病毒外壳蛋白并制备了多克隆抗体,为CymMV和ORSV病毒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5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数学教
以番茄‘富贵六号’为试材,研究了传统栽培和半免耕栽培2种不同栽培方式下番茄对青枯病、病毒病的抗性和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酸度、pH值等4个品质性状的表现
本研究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以136头秦川牛和105头南阳牛为研究对象,首次研究了GHR基因、GHRH基因、TG基因、TG基因5’端区4个基因位点上的遗传变异,分析了其遗传结构
摘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孤立地研究智力,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连智力本身的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在每个学生的一生中,他们的思维方式、活动方式都不只局限于智力活动,其非智力心理品质同样也参与并影响着人的一生。学生的情感、意志与性格这类非智力品质的个性心理,只有与智力心理品质得到同步发展,才能塑造正常的、健全的人。在本文中,笔者就探究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  关键词:物理教学;
川芎系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化瘀,驱风止痛之功效。据化学分析,川芎含生物碱、挥发油、酚性成分、内酯类等多种成分,其中所含的川芎嗪(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和阿魏酸(Ferulie acid)是川芎中的主要药效成分。现代药理证明,阿魏酸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急性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增加冠脉及脑血
摘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强化良好习惯的培养,重点在良好卫生习惯、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帮助他人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良好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55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学前阶段幼儿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