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视野下的五四宪法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aofan55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宪法是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石,它构建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五四宪法有着深厚的历史承载,也浸透着开国领袖宏伟的治国理想和信念。它是国人在比较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蒋氏独裁的基础上,弃绝专制与欺骗之后,民主政治理念和制度的重构与再生;是新中国过渡时期人民大众对民主、法制、自由、幸福的向往和体认。这个仿佛遥远的历史文本,半个世纪以来经历了希望与辉煌、慨叹和置疑,历史的轮回中五四宪法的民主法治基因注入了八二宪法之中,以此为基础,中国民主政治模式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五四宪法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五四宪法的形成条件。从历史承载看: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留下了民主和法治的基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则为五四宪法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理论渊源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宪法思想是五四宪法的理论基础;孙中山的宪法思想为五四宪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宪法思想则是五四宪法的直接来源。从现实基础看:国内各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为制宪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国际上看,也需要通过制宪来表明中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第二章,五四宪法的文本生成。毛泽东对宪法有着独到的理解和执着的追求。作为五四宪法的“总监制人”和总设计师,毛泽东对制定五四宪法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他积极领导和参与了制宪全过程,确立了制宪原则和指导思想,为制宪创造了民主、科学、求真的氛围。五四宪法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制宪,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因而宪法的颁布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真诚拥护。第三章,五四宪法的理论研究。通过关于五四宪法理论层面的研究,再现其所勾勒的中国政治生活的“应然”状态。文中探讨了五四宪法的文本模式,论述了五四宪法的基本原则,着重分析了五四宪法关于我国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政策,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制度等方面的理论设计,深化了人们对五四宪法所确立的中国政治体制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出五四宪法文本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同时揭示宪法自身的一些不足。第四章,五四宪法的实践反思。五四宪法经历了曲折的实践过程,期间折射出中国走向民主政治之路的艰难。通过研究五四宪法的实施历程,我们发现在毛泽东宪法思想嬗变的背后,五四宪法曲折实践还有着复杂而深刻的主客观原因。其中的内因是五四宪法自身的局限性;外因则可以从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层面,以及当时的客观社会环境等角度去寻找。第五章,五四宪法的精神复归。八二宪法继承了五四宪法的合理因素,又是对五四宪法的发展,二者从结构框架到内容、原则、精神都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从而保证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脉相承,二者间的这种承继关系揭示了五四宪法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五四宪法的政治体制和内在民主精神的强大生命力。第六章,五四宪法的民主政治意蕴及现实启示。五四宪法的民主和法治精神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影响久远,它承载了近代以来中国民主建国的理想;确立了中国民主政治的社会主义方向;构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框架;其实践经历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借鉴。正确处理宪法权威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在公民与宪法关系上注重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在社会发展与宪法之间注重保持宪法与社会现实的协调,等等,这是五四宪法及其实践给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启示。
其他文献
论述了台湾海峡新生代断裂构造基本特征,划分出海峡及两侧两大断裂系,探讨了断裂系的形成演化过程,阐明了断裂构造的形成演化与海峡裂谷演化的对应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海峡裂谷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逐渐增强,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水产品是农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安全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南宋时期,长江、淮河防线成为南宋抵抗金和蒙(元)侵略的最前线,江淮防线的牢固与否影响着南宋政权的安危。为了巩固政权,南宋朝廷在建立之初,就着手经营水军。特别是在江淮沿
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是继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以及元认知研究之后,又一个探讨儿童心理表征和心理理解的崭新视角和范式,被称之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第三个主要浪潮。20世
研究目的:孤独感作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所关注。研究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对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及塑造健
为了探讨朝鲜族学生的成就动机、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朝鲜族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成就动机、感知到的父母家庭教
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加入WTO,我国电信运营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现今,“个性化”营销、“一站式”服务、沟通“零距离”、“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等词眼层出不穷。这
《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
众所周知,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发散学生思维、加强师生交流、检验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集传授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于一身的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工作效率也大幅度提高,手工化办公也逐步变成了五指化办公。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却给人们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因为工作需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