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657592895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外高大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建筑结构向大跨度、大空间的方向发展,在转换层结构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也相应具有结构构件跨度和截面大型化的趋势。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的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难点,其建造过程涉及力学、材料学、结构设计及工程管理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和较强的实用性。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梁式转换层的概念、结构形式、特点及发展概况等内容,重点对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的受力特点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对其重点项目的设计做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本课题研究中针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的施工力学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模板支撑系统的受力、混凝土的温度及收缩应力,以及预应力的施加对转换梁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基于以上三个方面总结出了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进而将该项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重点项目:临时支撑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及钢筋工程以及施工监测,对这四个部分分别从方案设计以及施工要点等角度进行阐述,并相应地引入了一些较为典型的工程实例作为辅助性的说明,丰富了本文的内容。 通过对上述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重点项目施工技术的分析和总结,本文提出了相关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并对该项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概括。作者有幸参与了广州凯华城项目预应力转换大梁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该工程的施工技术难度高,其建设规模在我国同类工程中尚属首例。本文于文末引入该项工程施工方案制定与实施的相关内容,以增强本课题研究对类似工程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本文最后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并对本课题研究后续工作作出了前瞻性的展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肉眼识别和神经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206例,随机将其分为肉眼识别组143例与神经监测组63例,
<正> 一等奖(两篇) 陆学艺、张晓明:马克思主义的合作理论和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第4、5期) 陈先达: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出发点 (1984年第3期) 二等奖(三篇) 李惠国、吴元梁: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现代化 (1984年第6期) 李际均:研究和指导战争的科学方法论 (1983年第5期)
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中国地质矿产勘测以及找矿技术原则的介绍,阐述了常用的地质填图找矿、砾石找矿、重砂找矿技术,并指出对于有利成矿地带而言有横向矿带规律可循,横向矿带规律
目前,油脂厂普遍使用铁路罐车作为大豆油贸易的计量手段,计量人员应深刻理解罐车计量的原理,注意各计量要素的合法性,尽量减小各种因素对计量结果的影响,确保计量结果准确。
1我馆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我院是一个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1 800多人,40多个科室,900多张床位.针对这一特点,1993年我院图书馆建立了光盘检索库、
目的对早期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高龄老人脑梗塞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龄老人脑梗塞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28例,并分别给予
<正> 顿占民同志在《关于认识阶段的划分与感性、知性、理性问题》(见《哲学研究》1984年第2期。以下简称“顿文”)一文中,对认识发展阶段问题提出了不少具有启发性的意见,这对于进一步促进讨论深入是很有益的。但是对“顿文”中的某些基本观点,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顿文”认为,知性思维“只能反映现象不能反映本质”;并且认为,认识过程只能划分为反映现象的感性认识阶段和反映本质的理性认识阶段;这样,他就只能认为知性认识应该属于感性认识阶段了。我认为,这样来看待知性在认识发展阶段中的地位似乎不符合认识发
目的总结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对颈部淋巴结核切除术超前镇痛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接受颈部淋巴结核切除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两组各32例,即分析组诱导前给
介绍智能无线数字式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功能特性、抗干扰能力等。该装置在220kV天仙2V11/2V12线路上的应用表明,其能准确、实时地监测避雷器在运行电压下的泄漏
对酶解法脱除大豆混合油中磷脂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该工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同时对各主要因素对综合影响进行了正交优化,得出了主要影响因素在该工艺中的最佳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