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活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教学中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探索交流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知识意识和思维创新意识,更是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教”“学”合一。为了进一步了解初中数学活动教学的现状,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研究:(1)初中数学活动教学实施的现状如何?(2)影响初中数学活动教学的因素有哪些?(3)提升初中数学活动教学效果的途径与策略?在研究过程中,以活动教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兰州市的某初级中学为研究对象,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主要的依据,以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本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分析,结合课堂观察,从学生活动情感、学生活动意识、学生活动兴趣、学生活动能力、活动实施和活动期望六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数学活动比较感兴趣,但是还是希望老师能够多讲,在学习主动性上还仍待提高;女生在从学生活动情感、学生活动意识、学生活动兴趣、学生活动能力四个维度上表现要比男生好;在数学活动中被动,发言不积极,与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比较少的同学成绩也不太突出;教师对数学活动教学的观念比较陈旧并且理解不太到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度不够;数学活动教学的评价机制不合理;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布置过于统一,没有表现出个体的差异。基于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研究提出八项策略:活动教学要以学生的需要出发;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教师对作业的合理布置;学校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培训;建立起合适的评价机制;创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