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工程等林业项目的实施,金堂县森林昆虫种类发生了较大变化。本实验通过线路调查与标准地调查等方式采集标本建立和完善了金堂县森林昆虫种类数据库;以占科数及物种数比例最大的鞘翅目有害昆虫为代表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了解到森林昆虫的发生规律;并对部分分布广、发生面积大的林业害虫进行风险性分析,为以后开展预防和治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主要结论如下:(1)森林昆虫调查表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工程等林业项目的实施,金堂县森林昆虫种类发生了较大变化。本实验通过线路调查与标准地调查等方式采集标本建立和完善了金堂县森林昆虫种类数据库;以占科数及物种数比例最大的鞘翅目有害昆虫为代表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了解到森林昆虫的发生规律;并对部分分布广、发生面积大的林业害虫进行风险性分析,为以后开展预防和治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主要结论如下:(1)森林昆虫调查表明:金堂县森林昆虫共计6目46科共91种,其中天敌昆虫14种,有害昆虫分属于5目39科77种。从物种数量上比较鞘翅目昆虫占总数48%,科数占总科数的39%。并梳理出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大粒横沟象(Dyscerus cribripennis)、大灰象甲(Sympiezomias velatus)、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竹大象(Cyrtotrachelus thompsoni)、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樟叶蜂(Mesoneura rufonota)是较为严重的本土常发性或突发性有害昆虫,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是外来有害昆虫。(2)以占科数及物种数比例最大的鞘翅目有害昆虫为代表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表明:一是在群落结构方面,种类数及个体数均较为丰富的是天牛科和象虫科。二是在个体数量时序变动方面,7月>6月>8月>9月>5月>4月>10月,整体变化呈现抛物线趋势。三是在时间上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方面,Shannon-Wiener指数在7月到达峰值;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完全相反;Pielou均匀度指数在5月的均匀度相较最高;物种丰富度7月最高。四是在不同海拔个体数量及种类变化方面,个体数量及种类均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海拔高度600~800 m的个体数量及种类最多。(3)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松墨天牛、大粒横沟象和悬铃木方翅网蝽4种分布广、发生面积大的林业害虫进行了风险性分析,结果表明:桉树枝瘿姬小蜂R值为1.48,为低度危险种类;松墨天牛危险性R值为1.57,为中度危险种类;大粒横沟象危险性R值为1.75,为中度危险种类;悬铃木方翅网蝽危险性R值为1.87,为中度危险种类。总之,金堂县较为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森林资源的丰富性为森林昆虫的繁殖及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有害昆虫发生种类多,但危险性种类少,其中鞘翅目有害昆虫种类最多。在对昆虫多样性分析了解到,昆虫群落个体数量与发生时间、温度、海拔高度、生境等有关。最后对4种林业害虫的风险性分析,提醒着我们要做好防治措施并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
其他文献
棕色脂肪通过快速分解挥发性脂肪酸实现非颤栗性产热,新生羔羊的棕色脂肪主要分布在肾脏的周围,呈棕褐色,富含大量的线粒体,是羔羊刚出生时供能量以维持机体正常体温的重要产热器官。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出生1天羔羊的肾周脂肪为棕色脂肪,随着羔羊的生长发育,棕色脂肪逐渐转变为白色脂肪。Micro RNA(miRNA)是十分保守的一种长度大约为18-23个碱基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在棕色脂肪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
在科学技术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都需要构造线性方程组.为了有效的解大型稀疏方程组,我们采用迭代法.对迭代法而言,我们常考虑其收敛性及收敛速度.因此本文在2PPJ迭代法的基础上,研究了高阶2PPJ迭代法收敛的条件,并通过预条件P=I+Q加速高阶2PPJ迭代收敛的速度.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文章所涉及的定义如Jacobi迭代,矩阵A的谱半径ρ(A),Z-阵,L-阵,M-阵,(q,r)相容次序矩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变得越来越容易.信息社会许多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借助不同实体拥有的数据进行联合计算.在这个过程极易发生隐私泄露.因此,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实现数据共享来进行联合计算,成为信息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由于很多隐私保护问题都可以用安全多方计算方法解决,安全多方计算成为信息社会隐私保护的关键技术.安全多方计算在保护私密数据隐私的前提下,使得
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是我国竹林的主要钻蛀性害虫,其危害严重制约了竹产业的发展,但同时该虫又是一种资源昆虫。由于现阶段长足大竹象的防治策略不能兼具虫害防治与资源开发,因此以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为靶标,对昆虫觅偶行为进行调控是害虫绿色防控的一条潜在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前期长足大竹象转录组数据克隆得到一个新的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Cbuq PBP2,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
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给我国水禽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本研究首次于DTMUV上探讨了DTMUV E蛋白载体疫苗异源prime-boost免疫策略的疫苗效果,旨在提升DTMUV疫苗免疫效果。试验结果如下:1.免疫雏鸭后诱导血清抗体水平分析将170只1日龄雏鸭随机均分为五组(34只/组,其中每组另取10只攻毒处理),第一组(ads/ads组
压力容器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对外压容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采取相应措施使外压容器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是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自增强处理是提高压力容器承载能力的有效措施。自增强处理关键在于如何使容器在投入生产之前获得良好的预应力。将温差预应力自增强技术应用于压力容器,其操作方式是在圆筒体内外侧施加温差载荷,稳定一段时间后,清除温差载荷,此时器壁内便形成有利的残余预应力
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CM)真菌是一类能够与植物根系共生的真菌,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能力、调节根际微环境、稳定植物群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各省区重要的速生、经济、先锋、用材树种,在我国林业生产及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尾松作为一种广谱性ECM真菌共生树种,能与多种ECM真菌共生形成菌根,林下ECM真菌资源丰富
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属于α疱疹病毒亚科成员,在α疱疹病毒亚科中,UL6蛋白一般在细胞核内发挥功能,但是目前对于DPV UL6蛋白如何进入细胞核这一问题尚未阐明。本文通过构建重组病毒以及间接免疫荧光等实验方法发现UL6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并进一步阐明DPV UL6蛋白的入核机制,以及对构建的病毒突变株进行疫苗潜力评价。围绕上述目的,进行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获得的结果如
目的:在耳内镜下使用自体听骨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鼓室成形并听骨链重建术,观察其短期疗效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耳鼻喉科于2015年5月至2021年1月期间治疗的43例(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自体听骨在耳内镜下行鼓室成形并听骨链重建术,探讨患者术后的疗效及影响其术后听力恢复效果的因素,所有的患者手术前后均行听力学评估,并统计在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的总称,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特殊生理功能和药理功能,对人类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类胡萝卜素,需从外界摄取。猕猴桃作为一种高营养风味佳的水果,一直以来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除了高含量的维生素C,也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本试验以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比较了13份材料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差异;研究了黄肉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期类胡萝卜素的积累水平及相关基因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