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物酶体上茉莉酸外运蛋白调控茉莉酸异亮氨酸和茉莉酮的内稳态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氧化物酶体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中心,参与了植物激素生长素(Auxin),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和苯甲酸(Benzoic acid,BA)的生物合成。尽管过氧化物酶体参与植物激素的合成早已为人所知,但这些过氧化物酶体中合成的植物激素的外运机制以及其在调控植物激素信号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JA作为植物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应对外界生物和非生物胁迫。JA的生物合成是从细胞质膜释放的亚麻酸氧化开始,ATP 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COMATOSE(CTS)转运其前体物质 12-氧-植物二烯酸(12-oxo-phytodienoic acid,OPDA)至过氧化物酶体中,再经过OPDA reducdase 3(OPR3)还原和三轮β氧化生成JA,但关于JA是如何被运出过氧化物酶体的目前还不清楚。Arabidopsis thaliana JA transporter 2(AtJAT2)参与酵母细胞中JA的内运运和介导过氧化物酶体中JA的外运。为了鉴定拟南芥中的JA转运蛋白,我们基于JA抑制酵母细胞的生长将候选基因连接到PDR195载体上转化酿酒酵菌株YPH499细胞。发现表达AtjAT2的细胞比空载体的转化子对外源JA的抗性变弱。3H-JA吸收实验表明AtJAT2在酵母细胞中具有内运JA的功能。AtJAT2启动子活性主要在拟南芥的根,叶和花等的维管组织中,与OPR3启动子活性部位高度一致。AtJAT2-GFP(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和 PTS1(Peroxisomal Targeting Signal)-RFP(Red Fluorescent Protein)信号共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Western印迹证明AtJAT2-GFP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膜上。与野生型拟南芥(Col)相比,atat2叶片分离的过氧化物酶体中有更高的3H-JA累积,说明AtJAT2/AtABCG1参与过氧化物酶体中JA的外运。AtJAT2外运过氧化物酶体JA受到ATP、ABC蛋白特异性抑制剂钒酸钠(vanadate,VD)、维拉帕米(verapramil,VP)和格列本脲(gilbenclamide,GC)的影响。动力学研究显示AtJAT2/AtABCG1介导过氧化物酶体JA外运具有高亲和性,其Km为137.5±38.6 nM,底物竞争实验表明AtJAT2/AtABCG1优先转运JA。AtJAT2调控细胞中核心JA信号转导途径。与ctsl表型相似,atjat2雄蕊发育正常,表现出正常的育性。然而,atjat2-1;cts1双突变体表现雄性不育,且外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能够恢复其育性。证明AtJAT2和CTS在调控JA介导的雄蕊成熟中具有协同作用。atjat2过氧化物酶体中的JA含量高于Col;而Col细胞中总的JA和茉莉酸异亮氨酸(Isoleucine-jasminate,JA-Ile)含量则显著高于atjat2细胞。在atjat2中,JA信号途径响应基因相对转录水平均显著低于Col。Col细胞核中JAZ1-GFP信号低于atjat2细胞,无论在Col和atjat2细胞中,外源JA都引起JAZ1-GFP信号的消失。和Col相比,atjat2对坏死性真菌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和甘蓝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的抗性都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AtJAT2通过调控细胞质中JA分布来调控JA-Ile介导的核心JA信号转导途径。AtJAT2通过调节JA在细胞质和过氧化物酶体中的分布调控细胞中JA-Ile和茉莉酮(cis-Jasmone,CJ)的代谢流。有趣的是,与opr3相反,atjat2细胞中CJ的含量远大于Col细胞。同时,CJ的响应基因OPR1和KMD3在atjat2细胞中的相对转录水平均高于Col。桃蚜吸引实验表明桃蚜更趋向于选择Col而避开atjat2植物。这些结果显示AtJAT2通过调节过氧化物酶体中JA的积累来调控CJ的合成。以上研究结果表明AtJAT2参与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和细胞质中JA的分布进而调控JA-Ile和CJ代谢流。AtJAT2启动子活性及基因的表达均受到JA的诱导,但受到CJ的抑制。总而言之,我们的结果提示AtJAT2通过调控细胞中JA-Ile和CJ的内稳态来迅速协调植物发育、防卫反应以及植物与昆虫之间的互作。
其他文献
肌球蛋白是肌肉组织的重要组成蛋白质,肌球蛋白凝胶的特性决定了肉制品持水性、硬度及黏弹性。肌球蛋白在温度等外界条件影响下,蛋白聚集状态、结构等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最终凝胶特性,但是热诱导凝胶形成机制尚不明确。本论文以猪通脊肉为实验原料,建立了猪肉肌球蛋白有效解离的方法,研究了肌球蛋白在不同Na+、Ca2+及pH值条件下的热聚集行为,探究了肌球蛋白在不同Na+、Ca2+及pH值条件下热诱导凝胶的形成机
生物被膜是多数细菌自然状态下的一种生长方式,有助于菌体抵抗外界环境胁迫,其形成与发展常受到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的调控。然而,目前研究多集中于病原菌,涉及益生菌的相关研究非常匮乏。类植物乳杆菌L-ZS9分离自发酵肉制品,产Ⅱb类细菌素,对结直肠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具有开发为益生菌及发酵剂的潜力。本研究以L-ZS9菌株为材料,在分析其生物被膜生理优势、影响因素及具有LuxS
Small RNAs 中的 microRNAs(miRNAs)和 trans-acting siRNAs(tasiRNAs)在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响应等多种生理生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高通量测序产生了大量的small RNAs序列,而采用转基因方法表达人工miRNAs(artificial miRNAs,amiRNAs)来研究miRNAs的功能费时费力。本研究对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
小麦白粉病(Blumeriagraminisf.sp.tritici)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威胁小麦的生产安全。实践证明,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培育抗病品种,而培育抗病品种的关键是寻找新的抗白粉病基因。小麦穗部蜡质作为小麦与外界接触的最外层物质,能保护小麦免受紫外线和害虫的伤害,有研究证明蜡质与小麦的抗旱性有重要关系,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野生二粒小麦含有丰富的抗病资源和较多的变异类型,
有机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改善了土壤的养分平衡状态,其中土壤微生物是养分元素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在土壤肥力的形成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本试验以2002年建立于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日光温室有机、无公害与常规蔬菜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连续2年系统地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氮素动态和平衡,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介导氮素形态转化的固氮细菌、氨氧化细菌(AOB)、氨氧化古菌(AOA)和反硝化
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第三代基因组编辑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基础研究、品种改良和生物医疗等领域。CRISPR/Cas9技术包含两个不可或缺的元件-Cas9核酸酶和单链导向RNA(Single Guide RNA,sgRNA),两种元件发挥作用的形式包括体外转录的Cas9 mRNA和sgRNA复合体、Cas9蛋白和sgRNA复合体及包含编码Cas9蛋白和sgRNA的载体。前两种递送形式的安全性
将甜土植物短暂暴露在一个低的非致死盐环境下,可以显著增强植物对之后出现的致死盐胁迫环境的抗性,这个过程称为盐锻炼。盐锻炼对提高植物耐盐性和促进农业生产实践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分子机制并不十分清楚。为了研究盐锻炼的分子机制,本论文使用拟南芥建立了一套盐锻炼体系。之前关于盐锻炼的研究方法通常是将经过盐锻炼处理的幼苗直接移到高浓度盐胁迫环境下,这样不能将盐锻炼相关基因从低浓度盐响应基因中区分出来。本体系
由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Xcc)引起的十字花科作物黑腐病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作物病害。前期研究表明该病原菌的Ⅲ型分泌系统对其毒性和致病性具有关键的作用。但是,对该病原菌的单个Ⅲ型效应因子的毒性功能及其参与致病的作用机理的了解还很缺乏。本研究通过转基因技术以及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Xcc Ⅲ型效应因子AvrXccB抑制植物免疫的能力及其潜在的作用机理
真核生物中,严格的转录调控机制对于基因的正确表达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有效的转录终止能够防止相邻基因发生转录通读。转录通读(Transcriptional read-through,TRT)是指一个基因在转录过程中越过终止信号而继续转录下游DNA的现象,它不仅能够造成相邻基因的转录干涉,还会导致两个甚至多个基因产生异常的转录本。目前为止,拟南芥中关于调控转录通读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3’UTR在基因的转
卵菌虽然形态上与真菌类似,但与真菌进化关系较远,一直以来学界将几丁质是否存在作为区分卵菌和真菌的重要依据之一。辣椒疫霉和大豆疫霉均为世界性分布的代表性植物病原卵菌,本文围绕其细胞壁成分以及克隆到的三个几丁质合酶基因(chitin synthase,CHS)开展了系统研究,所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在辣椒疫霉中克隆到一个几丁质合酶基因PcCHS,在大豆疫霉中克隆到两个几丁质合酶基因PsC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