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浪漫主义的演进逻辑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思想史上,浪漫主义精神作为人类永恒的精神禀赋和特有的规定方式一直存在于人的观念和历史的发展中。但由于在历史的演进中、在最初点乃至整个西方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理性主义始终占据着西方哲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所以,浪漫主义精神在较长时间内受到遮蔽,无法彰显出自身的独特价值,以至于影响到对哲学完整规定的理解,甚至影响到对人性整体的历史与现实的把握。尽管如此,浪漫主义精神却始终以诸多隐性的方式表达其理论诉求和现实价值。在这一历史过程的推演中,虽然没有能够与理性主义哲学传统相抗衡,却在一定程度上为校正理性泛滥的倾向、强调人的情感体验、追求人的完整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人的全面发展指出了一条精神通道。因此,只有全面、客观地研究浪漫主义精神在西方哲学历史发展中的演进逻辑过程,才能完整地把握西方哲学的整体风貌,进而从历史和逻辑上厘清马克思哲学与浪漫主义的本质关系,为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显现出一个新的视域。本文力求在西方哲学和文化精神的整体背景下,在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旨趣中,在西方哲学的几经沦落的命运中勾勒出浪漫主义精神内在伸展的必然性。试图从浪漫精神的起源开始,分析古希腊神话所蕴含的人的神性特质,探究与“逻各斯”相对的“努斯”精神对非理性主义的初始奠基;考察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所强化的神秘主义倾向对浪漫精神的隐性延伸,阐释在知识论视域中浪漫精神的凸显形态,以及对知识论所依据的理性逻辑的批判;在启蒙运动的背景下诠释人的理性规定的“有限性”和浪漫主义哲学观念。继而通过浪漫主义运动自身发展所陷入的理论困境和危机,就马克思哲学与浪漫主义的关系论述马克思哲学对浪漫主义的超越维度,在肯定马克思哲学与浪漫主义具有某些历史和理论的内在一致性的同时,指出它与浪漫主义的本质区别。总之,通过对浪漫主义精神的深度研究,呈现浪漫主义精神发展的逻辑线索,总结出其在人与哲学发展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上,浪漫主义精神从不同的视域表达理性所遮蔽的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反对理性与纯粹理性对人本身造成的二元分裂,以追求人真正的完整性。从浪漫精神的起源看,古希腊罗马神话是人本性中的浪漫精神的形象表达,它包含着对人与世界、人与神浑然一体的认知。神话作为人性和神性合一的象征,奠定了依赖体验和直观的浪漫主义精神的基础。因此,当理性主义哲学努力地拒斥神话以及神话所内含的价值时,神话受到了浪漫主义者的推崇而成为其救世良方。如果说神话只是表达人性中超验的神性的存在,那么“努斯”精神就是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某种超越和提升,是万物存在的终极根据。这就意味着“努斯”超出了思维和概念的范畴,是只有通过“神”和启示才能获得的特定的精神形态。这样,不论是神话还是“努斯”精神都距离理性的逻辑渐行渐远,以至于与神秘主义相结合,发展为只有信仰才能切中真理的形而上学。这表明在浪漫精神的视域中,近代知识论的形而上学应该受到质疑。因为,当理性规定无法完成对上帝存在的逻辑证明时,理性的普适性价值就受到质疑,精神的异质形态,如信仰、直观和情感地位日渐显现。事实上,在知识论的视域中,近代哲学家对理性主义的某种论证或反驳奠定了其后浪漫主义哲学的理解基础。无论是维柯的浪漫主义历史观,还是帕斯卡尔对笛卡尔唯理论的批判,本质上都是强调理性之外把握真理的能力。哈曼是通过信仰,卢梭是运用“情感推断事实”,席勒是通过审美寻找形而上学新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近代浪漫主义运动通过“浪漫诗”弥补了信仰、情感和审美的若干缺陷,完成了在一定程度上对理性所造成人自身分裂的克服,运用所谓“综合”的原则把浪漫主义精神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浪漫主义者在克服人本身的二元分裂的过程中,建构了一系列旨在实现人的整体性的旨趣,所以,浪漫主义者的理论努力目的是要扭转或校正传统哲学的发展方向,认为哲学应该“从中间开始”,而并非是从主体到客体、或者从客体到主体,这样,就消解了近代知识论对对象的认识和把握的原则,把哲学的任务限定在对“无限”的追求上,从而彰显出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可以说,浪漫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理性主义单向度的后果,实现了人的整体性的诉求。然而,浪漫主义者却是在虚构和幻想的形而上的现实中实现了人的整体性。因此,他们所创造的现实只能是虚无飘渺的,是空洞的“无”。结果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逻辑上,浪漫主义者都陷入自身无法摆脱的新的困境。从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深深植根于西方思想文化传统的马克思哲学,从建立时起势必与浪漫主义产生历史和逻辑的现实关联。事实上,马克思从早年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到共产主义理论的创立,都与浪漫主义理论具有内在的关联性。然而,与浪漫主义者不同,马克思不仅具有浪漫主义情怀,而且更加关注现实人的发展过程。在现实的基础上,对资本逻辑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无产阶级作为历史主体的历史使命,深刻论述了异化劳动是造成人分裂的根源以及异化对人的完整性的剥夺,指明在扬弃异化的前提下,实现人的完整性的可能,并进而从多个层面对现代性展开批判。总之,马克思是在批判和超越浪漫主义的基础上,以“实践”的方式把浪漫主义的“蓝花”变为现实的“果实”,以现实的、历史的“实践”为基础,指出了完成人的完整性复归的发展路径。在西方哲学史中展开对浪漫主义精神演进的逻辑研究,是从现实发展的历史框架来理解人的本性,理解哲学的理性与感性的相互关系,理解这一相互关系的历史过程。不是就浪漫主义本身论述浪漫主义,而是在与理性主义的冲突和对理性主义的批判中阐释浪漫主义精神的实质。以浪漫主义发展的进路为线索,切入到马克思哲学的浪漫主义维度与现实主义这个一体性前提,对马克思哲学与浪漫主义的内在关联展开新的思考。这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不仅为浪漫主义,而且为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视域。
其他文献
大约在20年以前,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也叫配位聚合物就已经发展起来了。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有无限的晶格,主要由无机的晶格和有机网络结构两种主要成分构成(金属离子或者团簇)。这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及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不同配比的混合物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缺血脑组织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核转录因子NF-κ Bp65
LNG (Liquefied Natural Gas)是液化天然气的简称。近年来,由于石油能源的短缺,原油价格的不断上升,天然气作为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因此,近年来,对于LNG的
当今环保节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减酸洗钢、免酸洗钢”成为钢厂必须研发的技术。而“减酸洗钢、免酸洗钢”的技术关键在于板带热轧时氧化铁皮的控制。本实验对含Si、Al、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以自身的科学性与先进性,通过执政党的地位和权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日益巩
以家庭联产承包制和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经济改革,以及村民自治为核心的政治改革,深刻地改变了农村社会的整体面貌。这种剧烈的社会分化也促使农村传统的社会整合机制
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化具有深远影响,考察中国留学教育史发现,鲍留云(Samuel Robbins Brown)在留学教育史上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鲍留云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位以教师身份来华
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在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强且技术含量高的系统工程。努力探索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不断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农村治理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发挥乡镇政府、农村村委会、农村基层党支部、农村精英阶层、农村民间组织以及广大村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