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改革研究 ——以河南省K市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g199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能担当的教师队伍,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中小学教师师资水平是提升国民素质工程的关键,因此需要有完善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保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准。为了满足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我国一直在进行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改革探索,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已显著改善和提升。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起步晚、实施时间短,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仍然存在政策目标实现效果不佳、组织管理困难等问题,同时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职业信念缺乏和师德失范等情况,为此需要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基于此,本文以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理论为理论工具,以河南省K市为个案研究,遵循“基础研究——发展历程——现状描述——问题原因——提升路径”的逻辑思路。首先,对国内外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研究进行相关述评;其次,在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总结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特点和主要内容;然后,以河南省K市为例,梳理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改革历程,对K市实施现行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现状进行概述,分析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释其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完善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提升路径。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四个方面问题:1.教师资格准入政策模糊;2.教师资格考试组织困难;3.教师资格政策环境保障不足;4.教师资格认定环节考评失真。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资格准入政策规定分散粗略;缺乏独立职能部门组织实施;执行评价反馈机制有待完善;准入标准与政策目标不匹配。因此,提出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改革提升路径包括:1.加强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体系建设;2.健全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体制机制;3.改进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组织管理;4.提升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选拔标准。
其他文献
政府统计是政府公共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公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一种公共活动。其核心内容为统计制度设计、数据收集处理、产品发布,所得工作成果重在反映各行各业的现实运营状况。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政府统计也是各领域分析局势、政府制定与实施新政的重要基础。近些年,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政府统计所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优化改进政府统计管理模式,成为了政府统计部门重点思
随着全球相互依赖的深入,国际组织正成为一股促进国际合作不可忽视的力量,其对国际事务所产生的影响也日渐显著。诸多类别的国际机构当中,联合国更是政府间国际组织这一大类中最广为人知的例子。2015年,联合国带着《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入人们的视野。总的来说,联合国系统内各个层级的组织机构在参与《议程》的实践中都应发挥先锋指导作用。如今2020年的到来宣告着《议程》落实的第一轮工作接近尾声,全球可持
高中数学2017年版新课标中提出了以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数学抽象作为其中第一个核心素养,贯穿于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概念作为构成数学知识结构的基本元素,是数学抽象的直接产物,研究在概念教学培养数学抽象素养具有理论基础.该研究通过调查数学抽象素养与APOS理论应用现状来研究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对象为河南省商丘市某高中高三年级理科班的学生,研究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问卷法、测试卷法和
苏格兰向来以其优质的教育闻名于世,本文结合笔者在苏格兰北伯威克中学进行的历史课堂教学观摩情况,从苏格兰公立中学历史课程设置、历史教学评价、课堂教学等角度,对苏格兰公立中学的历史教学状况进行研究,介绍了苏格兰公立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分析其优势及不足。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苏格兰中学的教育体制,说明了苏格兰的学校类别及公立中学学制。第二章阐述了贯穿苏格兰公立中学历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卓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开始在学校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上呼唤专业人士的介入和引领,与大学研究者开展合作成为中小学教研活动新的发展态势。这种由大学研究者和中小学教师合作开展的常态化、规范化教研活动,可以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更为彻底。但这种合作的有效性如何,其作用和价值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与体现,成为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本研究聚焦于初中学段,对教研活动中大学研究者与初中教师合作的
初中历史以基本史实为主要教学内容,以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为基本构成要素,而重要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和高贵品质对学生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作用,这对于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讲好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活动中,关于历史人物的教学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对于历史人物相关知识的讲授是一带而过,学生也就一知
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中国家长意识到传统的自然和人文学科并不是孩子专业发展和未来就业的唯一出路,或重视到孩子的艺术天分,或希望孩子从事艺术行业。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鼓励孩子以升入艺术院校为目标,在高中阶段就开始艺术学习,而且这种情况也越发普遍。但伴随着艺术生数量的逐年增加,高中艺术生的品行问题也逐渐被暴露出来,许多学校发现了艺术生品行问题及其管理上存在较大障碍,这不仅不利于艺术生的学
近年来,通过上访甚至是非正常上访的方式来解决自己诉求的事件越来越多,有的上访人甚至以上访相威胁,向政府索要钱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上访人以上访相威胁索要钱财的行为如何定性,学术界及司法实务界存在诸多争议。争议主要在于此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罪,构成何种犯罪。本文以曾某某寻衅滋事案为例,通过深入的法理分析,认定曾某某的行为应当构成寻衅滋事罪,以期为司法实践中类案的处理提供可行性参考。本文共分为四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社会组织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目前社会组织管理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依附性”和“被动性”,双重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了社会组织的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因为能够将政府和社会组织联系起来,增进二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故其建设对于社会治理的发展完善有着重要意义。源于西方的法团主义理论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指导意义使其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设立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这一新型物权,并以授权业主制定管理规约的方式赋予了业主宽泛的自治权利。但现行法律规定存在对管理规约的法律性质、自治内容和违反后果规定不明的问题,不利于建立良好高效的生活秩序,维护业主的权利。本文首先考察了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内社区治理的现状。总体而言,管理规约的法律性质并不清晰,违反管理规约的法律后果也不明确。通过对比法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