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关于儿童意外伤害事件的新闻层出不穷,儿童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家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温暖港湾,却也是儿童发生意外伤害最多的场所。因此比起伤害发生后如何处理,更重要的应该是如何做到有效预防,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势在必行。文章以孝感市L社区内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调查发现L社区儿童安全事故频发,主要原因在于儿童自身安全意识薄弱、监护人缺少监管、环境隐患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于儿童意外伤害事件的新闻层出不穷,儿童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家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温暖港湾,却也是儿童发生意外伤害最多的场所。因此比起伤害发生后如何处理,更重要的应该是如何做到有效预防,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势在必行。文章以孝感市L社区内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调查发现L社区儿童安全事故频发,主要原因在于儿童自身安全意识薄弱、监护人缺少监管、环境隐患大等;并针对L社区儿童居家安全教育现状深入剖析其安全教育问题,主要包括:教育形式单一且过度依赖学校教育、教育内容不足和教育意识缺乏、教育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其次以生命教育理论和小组动力学理论为指导,从社区儿童居家安全教育需求出发,招募并筛选L社区的八名儿童作为小组成员,设计并实施了八节儿童居家安全教育小组活动方案,涉及跌倒、钝器伤、动物伤、锐器伤、烧烫伤、中毒、窒息、溺水等多个主题,以增强组员安全教育意识和丰富安全知识,提高其对意外伤害的处理能力。文章通过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检验小组工作的成效,得出小组工作介入儿童居家安全教育具有一定的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儿童的居家安全教育意识明显增强,对于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对于安全隐患的辨别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均有所增强。最后通过总结整个研究过程: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的效果、家庭教育对于儿童居家安全教育具有联结作用以及社区安全环境有利于营造儿童居家安全教育氛围等,来进行反思讨论研究理论的联结性、小组活动实效性以及小组活动的持续性和活力问题。
其他文献
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让交互设计、界面设计等关注用户体验的领域得到很大发展,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用户参与设计的现象也更加普遍,然而界面的视觉设计时常因为视觉设计师与整个设计流程脱节而影响用户体验。用户在很多设计理论中被关注,参与式设计重视用户在设计中的作用和创新能力,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在尝试邀请用户参与到设计过程当中,用户与团队在这个过程中共同学习,共同设计,共同体验,共同反思,旨在提升产品的可用性。当下
地震对化工储罐区造成的火灾多米诺效应是小概率严重后果事故。随着化工业的规模化和极端天气的增多,这类事故越发频繁,引起了广泛重视。为量化评估地震对化工储罐区可能造成的火灾多米诺效应的风险,本文提出了动态定量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分析地震烈度不确定、主要事件中多个储罐同时着火和更高级别多米诺效应的复杂场景。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地震Natech事件诱发储罐火灾多米诺效应相关知识通过选取合适物理
L5级别的完全自动驾驶短时间内难以实现,人机协同驾驶即人机共驾成为不可替代的过渡方案。协同驾驶中驾驶员行为特性在人车路闭环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针对驾驶员行为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合理、符合驾驶员实际操作特性的人机共驾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于车辆研发、测试、分析和验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针对驾驶员误操作问题及接管辅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基于驾驶员的神经肌肉系统(Neuromuscular system,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阿维格多·阿利卡从抽象绘画转向具象绘画。他巧妙运用“决定性的瞬间”,从兴趣点出发,而未经过预备研究和草图练习的作品,却都在严谨的构图之中,在有限的画面空间中仍隐约透露出抽象画的痕迹。阿利卡的绘画并非是对现实的重复,他是将纯粹抽象的现代主义先锋与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观察和绘画传统连接了起来,将观察与绘画结合,以写实和自然的手法著称。本文重点研究了阿利卡具象绘画时期的人物绘画作
自动驾驶汽车作为智能交通板块中非常热门的研究发展方向之一,该体系赋予汽车以感知定位、决策规划和控制跟踪等综合实现能力,可以实现无需驾驶员的干预,自主完成设定任务。其中,控制跟踪作为自动驾驶技术模块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即通过相应横向和纵向控制算法来实现车辆沿着预期的路径轨迹跟踪行驶,且能够实现特殊路段的车速自适应变化,从而实现车辆的安全、高效且稳定地完成驾驶任务。因此,本文就自动驾驶汽车的横向跟踪控
作为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火灾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因此在火灾发生之初进行有效的探测报警很有必要。视频火灾探测技术具有非接触、反应快、火场信息全面、性价比高等优点,不仅能满足大空间场所的需求,而且能够实现更快速更准确的火灾探测,现已广泛投入使用。近些年,深度学习的兴起为视频火灾探测带来了新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火灾探测技术可以自动提取火焰的颜色、形状、纹理等特征,实现比手工提取
汽车碰撞是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中最频发且伤害较高的一类事故,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汽车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主动防碰撞控制技术逐渐在汽车上应用。汽车对道路环境的识别和避撞控制是主动避撞技术最重要的两个技术支撑。本文基于这两方面的思考,对道路环境关键信息识别、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纵向制动控制和横向换道避撞展开研究。首先,在YOLO人工智能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上,采用迁移学习的方法训练自己采集的车辆数据集,提升算法
受限于802.11帧格式的复杂性以及OpenFlow协议自身的缺陷,大多数软件化的WiFi网络都依靠专用的软件代理模块来实现新颖的无线功能。但是,这种基于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的方法不够充分灵活,因为其代理模块的内置功能无法通过控制平面的编程来进行更改,并且这种方法也会带来额外的管理复杂性。而另一方面,可编程转发管道将有线软件定义网
压阻阵列型智能织物是一种测量表面压力的新型传感器,在人体活动识别领域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从一个粗糙的想法到实现一个新的智能织物应用,需经过硬件搭建、数据采集、软件搭建(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训练)三个环节,从中我们发现两个问题需要研究:1)在软件搭建环节的特征提取步骤,对特定的应用场景,研究人员往往根据经验,通过多次迭代针对性地构建和优化一组特征,这可能耗费研究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新应用
伴随着城市不断更新演变和发展,针对资源环境的约束,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也不断引起重视,规划作为一个发展性和约束性的政策,承担着重要角色,因此对规划编制和实施合理性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强。我国现阶段在规划领域中,存在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各规划类别,编制主体涉及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环保等部门。由于没有统一的协调机制,导致各类规划在实施中无法真正落地或项目审批环节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