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a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是引起多种哺乳动物呼吸道隐性感染及急、慢性炎症的病原菌,病兔临床上以发生鼻炎,出现打喷嚏和呼吸困难,从鼻腔流出浆液、粘液性分泌物为特征。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与百日咳波氏杆菌(B.pertussis)、副百日咳波氏杆菌(B.parapertussis)列为一群,将包括禽波氏杆菌(B.avium)在内的其余四种归为另一群,列于革兰氏阴性好氧杆菌和球菌,博德特氏菌属(Bordetella Moreno-Lopez,1952)。近年来,随着我国规模化养兔业的发展,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感染明显增加,并常与多杀性巴氏杆菌、葡萄球菌等混合感染,已成为兔业养殖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养兔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从Bb的分离和鉴定、病例的复制、菌相免疫学和粘附特性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如下:1、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2005年10月~2006年12月间,通过对江苏南京地区4家实验兔场和山东淄博1家商品兔场有鼻炎症状的患兔鼻腔分泌物进行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鉴定,了解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在兔群中的感染情况,并对该菌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共采集有明显鼻炎症状的194份患兔鼻腔分泌物,分离出56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分离率为17.87%~39.39%,平均分离率28.86%,结果显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引起家兔鼻炎的重要病原菌,分离率较高,该病的发生与季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分离菌具有特定的生长特性、形态特性、生化反应特性和对抗生素的敏感特性。2、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人工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对鉴定后的19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进行了ICR小鼠毒性比较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分离菌对兔致病性差异研究;用BJL0504菌株(Ⅰ相菌)以不同攻毒途径对30~40日龄兔进行致病作用比较研究;用冻干保存的3株强毒力菌株以静脉注射途径攻毒家兔,根据致病性筛选毒力稳定的菌株作为疫苗候选株。ICR小鼠毒性试验表明,19株分离菌中11株为超强毒,3株为强毒,3株低毒,2株弱毒,分离菌中BJL0504对小鼠和兔均为高致病性,但BALM0503对小鼠为低致病性,对兔为高致病性,其他分离菌对小鼠和兔的致病性也不完全相同;通过肺内和静脉注射感染的兔死亡率较高,发病症状和剖检症状也比滴鼻感染明显;冻干保存15个月后BJL0504分离菌对兔依然有较高致病性,其他两株冻干菌致病性也没有变化,BJL0504分离菌可以作为疫苗候选株。3、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不同相小鼠免疫保护试验:为了研究不同相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免疫保护情况,首先对分离菌的培养特性与相变特点以及不同相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接着对该菌Ⅰ相菌和Ⅲ相菌进行灭活并免疫ICR小鼠,观察免疫产生期和攻毒保护效果。试验表明,Bb-F1~F6代菌动力试验阳性,F7~F12代菌则为阴性,其余生化试验结果F1~F12代菌完全相同;根据细菌溶血情况确定F1和F9分别为Ⅰ相菌和Ⅲ相菌。小鼠攻毒保护试验表明,经Bb-Ⅰ相菌和Ⅲ相菌灭活苗免疫小鼠后,均能产生完全攻毒保护作用。4、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粘附特性研究:用HEP-2细胞(人喉上皮细胞癌细胞系)作为体外模型,比较研究了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Ⅰ相菌和Ⅲ相菌的体外粘附特性和粘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强毒力分离菌BJL0504菌株Ⅰ相菌在体外可以粘附HEP-2细胞,而其传代Ⅲ相菌在体外不能粘附该细胞,与该菌Ⅰ相菌和Ⅲ相菌的致病性具有相关性。粘附动力学试验显示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Bb-Ⅰ相菌在体外粘附HEP-2细胞的数目也随之增加,并在165 min时达到高峰。本试验成功分离和鉴定了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研究了分离菌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成功保存了分离菌中的强毒株;并利用不同攻毒方法成功复制出典型的临床病例,对攻毒病例的病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用分离菌中强毒株研究了不同代次之间的相的变化和不同相菌株的免疫保护性及对HEP-2细胞的粘附特性。从而为该病的诊断和防制,以及新型疫苗的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他文献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无论是水利工程项目还是建筑工程项目,其数量都在不断增长,而这都需要先进行全面的测绘工作,为了能保证测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整个测绘工程的效
焦炉液压交换机蓄能器系统是针对全厂断电、交换机驱动故障和控制系统异常等情况发生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开发的一款产品,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上述情况发生时保证液压系统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智能建筑也有了很大进展.弱电系统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分支,更是要紧跟科技的脚步,加速自身智能化建设.相比传统建筑采用
伴随着社会经济迅猛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对新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电能的使用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和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但是随着用电的普及,有些
BIM建筑信息模型也就是通过数字的形式对建筑项目的物理与功能特性进行表达的方式,这一模型既可以共享知识方面的资源,也会对与项目相关的信息进行分享,提供给与项目相关的各
嗜水气单胞(Aeromonas hydrophila)是人和多种动物的病原菌,其外膜蛋白(outermembrane protein,OMP)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是一种营自生的非致病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建筑电气工程朝着多功能的方向前进,但各个系统和管线之间联系复杂,无形中加大了电气工程的施工难度.基于此,本文以BIM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结合BIM技术的应
智能制造是基于传统工业生产模式下实施的改革,对工业生产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微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且在智能制造中的作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新一代智慧交通路侧单元技术的基本内容,并深入探究了新一代智慧交通路侧单元技术在路口速度引导、紧急提示、信号配时优化、行人避让提醒、特殊车辆信号优先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Ⅰ)是由Ⅰ型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 virus,DHV-Ⅰ)引起的雏鸭一种高度致死性和传播性传染病,以肝炎为其主要特征。DHV-Ⅰ结构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