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形成机制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84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目前社会及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工匠精神受到各行业各阶层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也大力提倡弘扬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绝不是仅仅存在于当代社会,也不是德日的专属,相反,在我国传统社会中,随着手工业的发生,就已孕育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但这种工匠精神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并非在任何条件之下都能形成的,也绝不是所有工匠都拥有这种工匠精神。
  作为古代的重要产业,传统手工业自从农业中分化之后就开始迅速发展,传统工匠也因为掌握了专业技能而比普通人拥有更多的经济收入,这也是早期工匠精神形成的原因,因为饥寒交迫中的工匠是不可能在技艺上追求精益求精的。随着国家政权的建立,传统手工业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工匠发展也得到国家及社会对此高度重视,工匠享有比普通人更高的社会地位,一种优质的工匠文化逐渐产生。工匠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更能专心致志的工作,这种心理上的满足使工匠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感情,使自己的所作所为从行为层面上升到一种精神追求,最后形成工匠精神。在而后的发展中,虽然工匠地位不断下降,但工匠精神的形成并没有受到影响,国家不断通过各种手工业管理制度对工匠进行集中管理,使工匠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始终保持敬业专业的工作态度。不仅国家有制度,工匠群体也会出于自身发展的需求而建立相应的制度,这种自发创建的规章制度在保障工匠稳定发展的同时,也保障了传统工匠精神的形成。最后,工匠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后,也有精神追求,会追寻一种自我实现,这种主观因素使工匠更为主动地从事专业生产,从而产生工匠精神。
  所以,自传统手工业发生以后,工匠在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客观因素和自身的主观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延续几千年的传统工匠精神。
其他文献
《论犹太人问题》是卡尔·马克思早期思想转折之代表性著作,其写作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和思想背景。在探寻如何实现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道路上,青年马克思成就了马克思主义。青年马克思与整个青年黑格尔学派决裂,以此文着重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鲍威尔对犹太人问题的见解,并接纳了鲍威尔对所谓基督教国家的批判。以“犹太人问题”为理论出发点,马克思认为,宗教解放的完成并不能解决犹太人问题,宗教解放是政治解放的前提。政治解放却是通往人类解放路上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走向人类解放终点的标志性路标。在此过程中,他不满于仅
刘一明早年习儒,因病而慕道,由“易”而入“丹”,成为清代著名的易学家与内丹修炼家。其学问以“丹道与易道同一”的思想一以贯之,认为“丹道即易道,圣道即仙道,《易》非卜筮之书,乃穷理尽性至命之学。”而丹道即为性命之道,易道则为阴阳之道,“昔者圣人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故此本文以“性命”为基准,统摄刘一明的丹道与易道之学来进行论述。以阐明刘一明的“丹道”与“易道”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丹道即易道”的思想对他整个修道思想的价值意义。
  全文分五个部分来论述。一、在绪论中,从易学与内丹学的演变史及刘
为实现人的解放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是马克思毕生所追求的目标,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生存状态存在着实然和应然的差异,人是需要脱离这种差异而实现自身的解放。这种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人的存在与本质之间是分裂的,这种分裂使得人的存在与本质不能实现内在的统一。根据马克思的人性洞见,应然上人是自由的对象性存在物,实然上人在自身的存在与本质、自身生命本质与人的类本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分裂,这种内在的分裂具体展现为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生命活动与生命本质关系的异化,人的解放正是克服这些异化关系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不但在儒学内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晚明佛教。云栖袾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觉浪道盛等僧人对阳明良知说进行了考察与反思,并通过对阳明思想的诠释与融通而使儒佛会通得以进一步发展。当然,这种会通是在对阳明“良知”思想的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晚明佛教的复兴,因此具有双向的诠释与观照的作用,既可以深化阳明良知学说的思想内涵,也可以拓展晚明佛教复兴的义理进路。
  从本体论角度来看,晚明佛教从三个方面对良知进行了阐发,一是良知之“性德灵明”,其作
《周易》思想的研究历来都是学术界探讨的焦点,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影响广泛而深远,两千年来对其注解的论著颇丰,涉及范围覆盖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多方面内容,可谓浩繁冗杂。本文以出土和传世文献为基础,结合目前专家学者的文本解读的研究成果,拟对其象、数、辞三个符号系统的内在关联和结构,从逻辑与认知这一向度进行梳理和评析。
  全文共三章开展对问题的讨论。第一章,基于考古史料,对《周易》八卦卦象到阴阳符演化过程进行梳理;第二章,对《周易》由“九六”数符、“阴阳”象符、卦爻辞辞符三大系统组成的符号形态结构进行阐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之一,在《人的境况》一书中以其独有的女性视角反思和批判现代性,揭示现代性危机的实质、具体特征及其产生的根源。阿伦特的现代性批判是从对人的境况的分析入手的,她指出,在现代性的条件下,人的境况发生了异化,从而出现了现代性的危机。她试图通过人的积极生活与公共领域的重建来克服现代性面临的危机。她的这一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如哈贝马斯这样的大师。本文的第一章是探讨阿伦特现代性理论的出发点。阿伦特通过对人的境况和人的三种活动的分析,指出行动是积极生
本文就“孔子易学德义观”这一课题展开相关探究,方法与目的在于利用考古新发现,结合传世文献、过往研究,对孔子学《易》的德义观做出深度诠释。力求在对德义的阐释、德与义的关系、孔子解《易》的特点等方面做清晰的梳理。
  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以前孔子时代商周之际的易学发展状况为背景,从《周易》的诞生之初探寻孔子“观其德义”的易学思想来源。认为孔子的易学“德义”观念,脱胎于商周时的巫教和宗教文化背景下卜筮的观《易》环境,是对西周文王、周公时的易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晚年的占卜实践为其“德义”观的领悟做了铺
“相同者的永恒轮回”是尼采哲学中最具争议性的思想,很多哲学家在对尼采哲学进行研究时,“永恒轮回”这个思想都遭到了摒弃。然而,尼采本人却认为这个思想极为重要,而且今天客观来看,这个思想在尼采哲学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不但承前启后,更是贯穿着整个尼采哲学的运思过程,因此对尼采哲学的研究绝对不能将其置之不顾。本文的立意就是要对“永恒轮回”思想做一个整体的考察,从它的起源和形成到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对“永恒轮回”思想的本质追问,探索这个思想在尼采哲学中的关键地位。“永恒轮回”最容易让人误解为循环论,真正深入到尼采的
《金刚经》是佛教般若学的著名经典,在中国佛教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该经围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云何住、应云何降伏其心而次第展开,而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作为修证之旨要。《金刚经》所论之“心”有着不同的层次。“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之“心”乃圣者之心,“云何降伏其心”之“心”为凡夫之心;前者为真,后者为妄;修行之进路在于去妄存真。
  论文第一章梳理了“心”之概念,指出其具有四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为“肉团心”,即物质性的心脏;其二为“缘虑心”,指心所具有的思虑功能;其三为“集起心”,指第八识
马克思哲学蕴含丰富的人学思想,相对于旧唯物主义和旧唯心主义人学思想来说马克思人学思想具有革命性。马克思直接面对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下处于各种异化状态中的人。理解“社会关系总和为何是人的现实性本质”是理清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有关思想的关键。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为何是人学思想革命,马克思又是如何在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过程中实现了其对传统人学思想批判与超越的?“类”在马克思人学思想早期占有重要地位,“类本质”是费尔巴哈人本学的重要概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也使用了这一概念,马克思对“类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