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心”义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h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刚经》是佛教般若学的著名经典,在中国佛教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该经围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云何住、应云何降伏其心而次第展开,而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作为修证之旨要。《金刚经》所论之“心”有着不同的层次。“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之“心”乃圣者之心,“云何降伏其心”之“心”为凡夫之心;前者为真,后者为妄;修行之进路在于去妄存真。
  论文第一章梳理了“心”之概念,指出其具有四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为“肉团心”,即物质性的心脏;其二为“缘虑心”,指心所具有的思虑功能;其三为“集起心”,指第八识;其四为“如来藏心”,指众生本所具有清净心。而“心”为诸法之根本,故可谓“万法唯心”。就众生之心而言,则有清净与杂染的分别。
  论文第二章阐释了凡夫心的性质,因其不了真如法界,故而堕入虚妄之中,是为“虚妄心”;因其有我执的染污,故而有种种的执取,是为“执取心”;因其无有自性,故为“假名心”。
  论文第三章论述了圣者心的含义,其以上求佛道、下度众生为己任,故为“菩提心”;其无我执之染污,故为“清净心”;其为觉悟之根本,故为“信解心”。
  论文第四章分析了众生如何舍凡夫心而入于圣者心的修证之方,指出《金刚经》是以“无住”作为根本之途径,就凡夫之当下一念,观其空无自性而无所执着,最终证得心之清净。依经中所说,“无住”包括无住于修证之果位,无住于诸佛之教法,无住于甚深的空性。
  综言之,《金刚经》是以讨论如何安住菩提心和如何降服虚妄心为旨趣,而体现出大乘佛法“真妄不二”、“空有不二”、“世间与出世间不二”的中道超越精神。
其他文献
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思维发展的不断深入和认知科学水平地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重视道义逻辑的研究。虽然道义逻辑属于模态逻辑的一个分支,但是它却跟人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中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传统研究道义逻辑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道义逻辑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用研究逻辑的形式化方法生搬硬套给道义逻辑,用构建逻辑系统的方法来构建道义逻辑系统,有削足适履的倾向。随着认知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特别是在认知科学背景下文化认知的研究对道义逻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对道义逻辑不能简单进行分析,更不能生搬硬套地用研
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同义词,二者的实质是一样的。在马克思理论发展过程中,蒲鲁东是影响他理论发展较重要的一个人,《哲学的贫困》这本书也是为公开批判蒲鲁东《贫困的哲学》而作。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肯定——分歧——决裂的变化,对蒲鲁东态度的转变从另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变化——对唯物史观的深入,这也是两者决裂的终极原因。针对蒲鲁东唯心史观的“经济矛盾的体系”,《哲学的贫困》进一步明确以及深化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及其内容;在批判蒲鲁东形而上学的过程中,马克思明确了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
《论犹太人问题》是卡尔·马克思早期思想转折之代表性著作,其写作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和思想背景。在探寻如何实现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道路上,青年马克思成就了马克思主义。青年马克思与整个青年黑格尔学派决裂,以此文着重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鲍威尔对犹太人问题的见解,并接纳了鲍威尔对所谓基督教国家的批判。以“犹太人问题”为理论出发点,马克思认为,宗教解放的完成并不能解决犹太人问题,宗教解放是政治解放的前提。政治解放却是通往人类解放路上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走向人类解放终点的标志性路标。在此过程中,他不满于仅
刘一明早年习儒,因病而慕道,由“易”而入“丹”,成为清代著名的易学家与内丹修炼家。其学问以“丹道与易道同一”的思想一以贯之,认为“丹道即易道,圣道即仙道,《易》非卜筮之书,乃穷理尽性至命之学。”而丹道即为性命之道,易道则为阴阳之道,“昔者圣人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故此本文以“性命”为基准,统摄刘一明的丹道与易道之学来进行论述。以阐明刘一明的“丹道”与“易道”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丹道即易道”的思想对他整个修道思想的价值意义。
  全文分五个部分来论述。一、在绪论中,从易学与内丹学的演变史及刘
为实现人的解放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是马克思毕生所追求的目标,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生存状态存在着实然和应然的差异,人是需要脱离这种差异而实现自身的解放。这种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人的存在与本质之间是分裂的,这种分裂使得人的存在与本质不能实现内在的统一。根据马克思的人性洞见,应然上人是自由的对象性存在物,实然上人在自身的存在与本质、自身生命本质与人的类本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分裂,这种内在的分裂具体展现为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生命活动与生命本质关系的异化,人的解放正是克服这些异化关系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不但在儒学内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晚明佛教。云栖袾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觉浪道盛等僧人对阳明良知说进行了考察与反思,并通过对阳明思想的诠释与融通而使儒佛会通得以进一步发展。当然,这种会通是在对阳明“良知”思想的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晚明佛教的复兴,因此具有双向的诠释与观照的作用,既可以深化阳明良知学说的思想内涵,也可以拓展晚明佛教复兴的义理进路。
  从本体论角度来看,晚明佛教从三个方面对良知进行了阐发,一是良知之“性德灵明”,其作
《周易》思想的研究历来都是学术界探讨的焦点,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影响广泛而深远,两千年来对其注解的论著颇丰,涉及范围覆盖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多方面内容,可谓浩繁冗杂。本文以出土和传世文献为基础,结合目前专家学者的文本解读的研究成果,拟对其象、数、辞三个符号系统的内在关联和结构,从逻辑与认知这一向度进行梳理和评析。
  全文共三章开展对问题的讨论。第一章,基于考古史料,对《周易》八卦卦象到阴阳符演化过程进行梳理;第二章,对《周易》由“九六”数符、“阴阳”象符、卦爻辞辞符三大系统组成的符号形态结构进行阐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之一,在《人的境况》一书中以其独有的女性视角反思和批判现代性,揭示现代性危机的实质、具体特征及其产生的根源。阿伦特的现代性批判是从对人的境况的分析入手的,她指出,在现代性的条件下,人的境况发生了异化,从而出现了现代性的危机。她试图通过人的积极生活与公共领域的重建来克服现代性面临的危机。她的这一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如哈贝马斯这样的大师。本文的第一章是探讨阿伦特现代性理论的出发点。阿伦特通过对人的境况和人的三种活动的分析,指出行动是积极生
本文就“孔子易学德义观”这一课题展开相关探究,方法与目的在于利用考古新发现,结合传世文献、过往研究,对孔子学《易》的德义观做出深度诠释。力求在对德义的阐释、德与义的关系、孔子解《易》的特点等方面做清晰的梳理。
  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以前孔子时代商周之际的易学发展状况为背景,从《周易》的诞生之初探寻孔子“观其德义”的易学思想来源。认为孔子的易学“德义”观念,脱胎于商周时的巫教和宗教文化背景下卜筮的观《易》环境,是对西周文王、周公时的易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晚年的占卜实践为其“德义”观的领悟做了铺
“相同者的永恒轮回”是尼采哲学中最具争议性的思想,很多哲学家在对尼采哲学进行研究时,“永恒轮回”这个思想都遭到了摒弃。然而,尼采本人却认为这个思想极为重要,而且今天客观来看,这个思想在尼采哲学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不但承前启后,更是贯穿着整个尼采哲学的运思过程,因此对尼采哲学的研究绝对不能将其置之不顾。本文的立意就是要对“永恒轮回”思想做一个整体的考察,从它的起源和形成到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对“永恒轮回”思想的本质追问,探索这个思想在尼采哲学中的关键地位。“永恒轮回”最容易让人误解为循环论,真正深入到尼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