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脑梗死是导致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高发病率和高复发率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目前很多学者认为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缺失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重要目标,本实验旨在研究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后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在实验中利用NIHSS评分观察对比用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程度,并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细胞色素C(Cyt C)浓度的变化,探究尤瑞克林应用前后关于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以及进一步探讨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后细胞凋亡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的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尤瑞克林组和常规治疗组。以入院当天为起始,分别在第1天、14天和3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NIHSS评分,并留取空腹静脉血5ml,在分离上层血清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Bcl-2蛋白、Cyt C的含量。结果:1一般资料:本实验共纳入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但由于个别患者病情加重及依从性差等原因,共22例患者在实验第14天前脱组,以至于在住院期间能按预计进行实验的患者包括尤瑞克林组45例,常规治疗组33例,两组入院时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患者在入院时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14天及3个月时均较入院时有所下降,前后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尤瑞克林组的临床疗效更明显,并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3血清Bcl-2蛋白含量的测定: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清Bcl-2蛋白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时间的变化,尤瑞克林组中患者血清中Bcl-2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前后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中患者Bcl-2蛋白含量一直下降,前后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14天时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时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Cyt C含量的测定: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清中Cyt C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时间的变化,尤瑞克林组中患者血清中Cyt C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前后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中患者Cyt C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前后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14天时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时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尤瑞克林可以明显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且在3个月时仍有明显作用。2尤瑞克林可以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而改善神经功能。3通过调节Bcl-2蛋白表达、减少线粒体中Cyt C释放到细胞质中,从而抑制半胱天冬酶(caspase)级联反应,可能是尤瑞克林抑制细胞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