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与我国现行教材习题比照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每个国家也对其课程的改革极其重视,而现阶段在我国的课程改革中,物理课程的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物理课程需要创新,不光是概念上的,其他方面也应如此: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促进教育理念创新,运用科学的方法审视教材,促进教学内容创新,不断开辟新的思路。为了解决物理难学而又必须学,物理知识不断膨胀与物理学时有限这两对长期困惑物理教学的基本矛盾,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就应运而生。在19世纪末,著名物理学家赫兹在德国历史最悠久的理工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发现了电磁波。而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Der Karlsruher Physikkurs,简称KPK)就诞生于这所大学。本套教材一经面市,就凭借其特色受到了广泛的好评。除此之外,他们还开发了大学水平的物理课程,并正在开发为高级中学学生用的物理课程。目前,KPK教材还处于实验阶段,这也反映了德国教育工作者治学严谨的态度。以及如何体现教材知识的丰富性﹑关联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合理性,KPK教材都值得我们借鉴。到目前为止,已有近万名德国学生使用了这一课程。其设计理念极具特色,课程结构极其新颖,教授方法以及定义叙述更加生动、形象。而解题思路也与我国现行教材有所区别。其题干部分已知条件,问题提出方式别具特色。本文笔者着重介绍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与我国现行教材课后习题以及书中例题的解题方式的区别与联系。正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的概念体系以及结构特点进行概括的介绍。第二部分对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与我国现行物理教材中课后习题以及例题进行大量的列举并进行比较、分析。第三部分得出结论,从实际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与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材的冲突与相合之处。对存在不足的反思并提出在我国实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的方法和要求的建议,完成全文的论述。
其他文献
荆公之实用效桑孔。荆公之伪学本刘歆。借平准以朘民。假周官以误国者也。江陵之权谋类管子。江陵之专很实商鞅。排首辅而不疑。结内岂以自固者也。荆公所事之主为中才。江陵
雩祭是古代社会的一种应对旱灾向神灵祈雨的宗教现象,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共有的文化现象。与其他各民族不同的是,中国人将祈雨称之为“雩祭”,并且用一套礼法将其加以规范化,
选用永春芦柑为原材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确定芦柑果酱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制备的果酱香味适合,黏稠度适中,酸味和甜度适度,口感最佳。
20世纪初西方音乐的大规模传入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学堂乐歌"的角度对其影响予以考察。其影响具有两面性,其中积极的一面主要体现在音乐创作内
随着内地高校研究生扩招力度扩大,研究生群体心理问题得到关注,其中即包括孤独感。现有的对孤独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青少年群体和大学生群体,而对于研究生孤独感的研究较
该文献形成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年)——1911年(清宣统三年),共22件,保存于浙江省档案馆。该档案文献主要为时任浙路公司总理的汤寿潜围绕修建沪杭甬铁路及路权与浙抚院、邮传
“图形的全等”是初中几何教学继平面图形的认识之后,又一次带领学生走进了对平面几何的认识,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既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所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和看病难问题的主要形式,是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