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裂解生产能效评估、诊断及调度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112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裂解装置是乙烯生产过程的核心,其能耗占整个生产过程能耗约60%,因此降低裂解装置的能耗、提高其能效水平,对降低整个乙烯生产过程能耗意义重大。然而,目前裂解生产的能效管控研究和应用存在多介质能源流与物质流耦合分析不充分、多生产工况能效评估解决不足、诊断粒度粗糙、能效调度优化不完善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裂解生产能效水平提升的瓶颈。为此,本文以裂解生产的能效评估、诊断和调度研究为选题,面向实际生产中的具体问题,结合现实需求展开研究,提出了集能效评估、诊断与调度于一体的裂解生产能效管控方案,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针对乙烯裂解生产多能源介质、多能源流物质流交错耦合等工艺特点,导致能效指标具有多空间层级、多生产维度、多时间尺度特性的能效管控问题,根据空间结构和组成关系,依次聚焦整个生产流程、独立设备及内部组件,将裂解生产划分为过程级、设备级、组件级。逐级界定对象边界,并根据各能源流在生产中所起作用展开能源流属性分类,从能源流转化、物质流转化以及物质流与能源流耦合出发,建立了三层级、六维度、两尺度的能效指标体系,为不同层级下的综合能效评估、诊断及调度研究奠定基础。针对裂解炉在多介质能源流、多生产工况下的能效评估问题,提出了基于双虚拟动态基准的能效评估方案。首先,根据设备级能效指标对生产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设计,将多生产工况导致的能效指标变化及多能源流导致的能效指标多维度特性进行融合,提高能效评估结果的完整性。然后,建立基于裂解炉能效基准软测量模型的能效优化模型,求解随工况变化动态调整的能效基准上沿和下沿,从而获得不同生产工况下操作条件的变化对裂解炉能效评估的影响。相比以往工况分类方法,所提出的评估方案可直接对多种生产工况下的裂解生产同时进行能效评估,并提供反映操作水平的能效评估结果。实际计算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案可支持多指标多工况下裂解炉的能效评估,可从多个角度给出能效改进方向。针对故障和异常操作交替或同时出现、以及内部三室效率波动导致裂解炉低能效的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两级能效诊断方案。依托设备级诊断指标,建立故障和操作基准以及联合准则以识别三种类型的低能效情况。结合低能效指标类型分析,建立最小化损失模型求解非故障标杆和操作标杆,通过计算能效偏离值分离出故障和异常操作的不同贡献。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全微分和分步转化法,以确定异常的输出和操作条件及其贡献。然后,通过整炉与三室的能效关联分析,采用基于组件级能效标杆的全微分确定异常的室及其贡献。最后,综合两级异常分析给出最终的诊断结果。实际案例验证了该诊断方案相比传统方案的有效性,能更准确地定位瓶颈因素,并提供更有效的节能改进策略。针对生产安排和操作设置相互依赖下双辐射室(Double Radiation Chamber,DRC)结构的裂解炉群能效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流股分配、多操参设定以及DRC协调运行的裂解过程多目标能效调度方案。首先,结合过程级指标和调度需求,提出了能效调度指标,用于衡量长周期内过程的总体能效水平。然后,根据动力学机理分析构建以辐射室为最小单元的全裂解模型,以确定具备DRC独立运行能力的裂解炉中多物质流能源流以及多操作参数之间的关联。最后,结合生产调度规则等约束,建立包含蒸汽热回收和排烟热损的调度模型,并在引入整数变量映射、惩罚函数和松弛因子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进化算法求解。案例结果验证了该调度方案的有效性,实现了长周期内炉群多流股分配、多操参设置和DRC协调运行之间的全局最优平衡,调度后的裂解过程在相同产品产量和转化率下净能源投入分别减少3.37%和2.63%,同时能源损失降低1.56%。
其他文献
东北百合(Lilium distichum Nakai)是中国东北地区特有的野生百合之一,仅在土壤及空气环境较为潮湿的山地生长。作为既可观花又可观叶的观赏百合,成为庭院植物或路边绿化植物更有意义。在中国东北地区常年干旱少雨,若获得耐干旱的东北百合新种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多倍体育种是新品种创制的重要手段,为获得高品质观赏百合奠定了基础,然而多倍体百合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及响
学位
地下采煤作业环境空气品质优劣直接影响着作业人员劳动效率和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与采煤作业环境相连的采空区内煤自热升温产气是恶化采煤作业环境空气品质的主要原因。研究采空区煤自热特性、气体流动与分布规律、温度分布特征,对于改善作业环境空气品质、保障作业人员职业安全与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需求。本文从分析地下采煤作业环境空气品质影响因素入手,研究采空区遗煤自热特性,建立采煤作业环境与采空区统一多
学位
咪唑类化合物KK-42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激素,化学结构是1-苯甲基-5-[反-2,6-二甲基-1,5-庚二烯基]咪唑(CAS:96108-89-3),具有调节昆虫生长发育的功能。KK-42可以引起家蚕、柞蚕、蝗虫等昆虫幼虫的早熟变态(如,诱导正常的家蚕4眠蚕变为3眠蚕);诱导天蚕、舞毒蛾卵的滞育解除;降低家蚕滞育卵的比率;阻滞家蚕蛹的发育;提高棉铃虫和麻蝇的滞育蛹的比率;延迟柞蚕、棉铃虫蛹的滞育解
学位
切换系统作为一类特殊的混杂系统,其动态性能不仅取决于各子系统的控制输入,还依赖于切换信号的选择。由于切换系统中连续动态和离散动态并存且相互作用,控制器和切换律设计深度耦合,使得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综合十分复杂。同时,系统在实际控制工程中往往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对控制器和切换律设计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也成为切换系统约束控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针对受限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
学位
以多孔型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为主体,功能模块为客体,形成的“主-客体”型复合材料,在催化、生物载药/显影及化学传感等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双发射“MOF-客体”型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传感研究,如检测挥发性有机物(VOCs)或芳香族硝基化合物(NACs)等。基于这种发光材料两个发射峰强度之比发展的比率识别法,相比于单峰发光传感材料具有更高的精度。然而,该类传感材料区分分析物的能力
学位
经济的合成路线、较小的暗毒性和较长的三重态寿命等优点,使具有强可见光区吸收的无重原子三重态光敏剂(Triplet photosensitizers,PSs)在光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该类研究领域仍处于初始阶段,设计具有高效的无重原子的三重态光敏剂,仍然是光化学领域中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尽管目前有不同的策略用于设计无重原子的三重态光敏剂,但分子结构与系间窜越效率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3,4,
学位
网络化控制系统建立了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的联系,突破了系统组件在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资源共享,推动了实际系统向大规模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在实际系统中,存在生产需求改变、系统元器件失效与恢复等因素造成系统动态发生突变的情况,导致传统的网络化控制系统难以适用。而网络化切换系统因允许多个子系统基于通信网络依序切换,能够较好地建模与描述上述复杂情况,可通信网络中固有的时延、数据包乱序等不确定性因
学位
α-酮酸酯的不对称催化加氢反应,在医药及其他化学品的合成中具有重要应用。其中,手性过渡金属纳米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该不对称加氢反应中。但是,如何实现昂贵的手性过渡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分离回收仍是一大挑战。因此,本文构建了新的手性催化体系,在兼具高的对映体选择性的同时,亦可实现手性过渡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分离回收与循环使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设计、合成了两种具有“浊点”特性的新型手性离子液体CILTPT-1[
学位
随着柔性电子的迅猛发展,可穿戴的柔性应变传感器逐渐在人体运动监测、医疗健康监护、仿生电子皮肤、智能机器人、人机交互、物联网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应用的场景和需求往往是多样化的,这对应变传感器的传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柔性传感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开发主要面临以下几个困难:(1)高灵敏度和大工作范围难以兼顾,使得所制备的
学位
选择具有长寿命三重态的发色团制备光敏剂,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基于重原子效应促进系间窜越(ISC)的分子结构设计方法,会缩短三重态寿命,对光敏剂的应用带来不利影响。近来无重原子三重态光敏剂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为其具有合成成本低廉、毒性较低和三重态寿命较长等优点。但是,无重原子三重态光敏的分子结构设计策略还不成熟,设计分子结构简单、三重态寿命长的无重原子三重态光敏剂,仍是光化学领域面临的挑战。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