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漏电流式颗粒物传感器内微粒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dn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柴油机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运输业等各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柴油机尾气含有大量颗粒物,对人类和环境都有较大影响。为减少颗粒物排放,颗粒物捕集器(DPF)已被广泛应用到柴油机后处理系统中。同时为检测尾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对DPF进行失效检测,需要应用到车载颗粒物(PM)传感器。本文以漏电流式颗粒物传感器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电极结构参数的PM传感器内颗粒物动力学特性和传感器信号输出规律进行研究,探究漏电流式PM传感器的原型机理,优化传感器结构性能,提高传感器测量精度。首先,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中的几何模块和网格模块建立颗粒物传感器的几何模型和网格模型,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和计算分析设置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选取κ-ε湍流流动模型、稳态静电场模型和流体粒子追踪模型,建立该传感器的三维计算模型,模拟排气管截面上的排气流速分布,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所建立的模型,模拟不同电极结构参数下传感器内的流场分布、电场分布以及流场和电场共同作用下颗粒物的运动轨迹。模拟结果表明传感器排气入口处存在较大的速度梯度分布,传感器电极间距越大,速度梯度分布越明显;当排气由排气管流入传感器内时,排气流速明显降低,电极间距越大、电极长度越长,传感器内排气流速越低;传感器内的电场强度方向沿径向由高压电极指向接地电极,沿着电场强度方向电场强度大小逐渐降低;负电粒子的运动速度大于正电粒子的运动速度,中性粒子的运动速度介于两者之间,电极间距越小、电极电压越大,带电粒子向两极运动的趋势越明显。其次,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选用不同电极结构参数的漏电流式颗粒物传感器,研究电极长度、电极间距和发动机负荷对颗粒物传感器信号输出规律的影响,主要分析了不同电极结构参数的颗粒物传感器在柴油机定转速和不同负荷下的信号输出规律。试验发现在柴油机定转速下漏电流式颗粒物传感器的信号电压随柴油机负荷的增大而增大;在柴油机工况恒定时,传感器信号电压输出随电极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电极间距的增大则减小。最后,结合仿真计算和试验结果,分析电极长度、电极间距、电极电压和柴油机负荷等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和模拟确定传感器的电极间距为1.25 mm、电极长度为12.5 mm、电极电压在1000 V到1500 V范围内时,传感器内颗粒物的运动状况较好,传感器性能最优。
其他文献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对CaSin(n=110)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出各个尺寸下团簇处于最低能量的结构模型,并对其稳定性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理论研究,表明
一项检测咖啡掺假的方法最近由巴西科学家研制出来,研磨咖啡混杂了廉价质次填充品的现象将无处遁逃。目前,针对我们购买和饮用的咖啡是否含不应有的成分,方法并不多。作为世
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方面,邓小平和毛泽东有着共同点,体现为他们都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看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整本书阅读是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量的重要途径。当前的整本书阅读存在内容随意的现象。因此,在阅读指导实践中,教师可凭借思维导图的形象性、提炼性、启迪性、发散性等特点,
城市河道型水库常作为城市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城市景观等紧密相连。健康的城市河道型水库是城市人口、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维持正常水生态系统的
数字化成图技术为降水量、蒸发量的等值线图的构建开辟了新的途径,它在确保精度的前提下,可提高工作效率.由此介绍如何运用CASS成图软件绘制降水量和蒸发量等值线图.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现阶段体育公园的建设倡导以“体育+文化+生态+旅游+康养+N”来开展,促进融合发展是体育产业未来规划的主旋律。体育公园作为体育产业的载体之一,在建设上需立足全局,统筹兼顾,推进体育公园周边产业各门类和业态全面发展,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实现体育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本文围绕产业融合大环境下城市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建设进行的研究分析。本研究通过阅读文献、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数码相机等工具让人们可以轻松的捕获生活的瞬间,但是受摄影环境及摄影过程影响,拍摄得到的图片很多情况下是模糊的。由于模糊图像成因的多样性,目
说起傣族舞蹈,我们可能第一就会想到"孔雀舞",因为从毛相,刀美兰,到大家很熟悉的杨丽萍,都给我们留下了很生动的"孔雀"形象。虽然"孔雀舞"不是傣族舞蹈的全部,但不可否认它的
<正>德国民法典颁布生效于1900年1月1日,是世界民法典的一座高峰,是十九世纪制定法史上的典范。A德国民法典以其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立法,构筑起了法律行为、民事法律关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