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硅酸金属盐复合混凝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i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硅酸金属盐复合混凝剂的开发与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其在污废水领域内的应用,特别对污废水的悬浮物、有机物以及氮磷的去除,研究较少。鉴于此,以高效去除污水中的颗粒物、有机物以及氮、磷为目标,制备了聚硅酸金属盐系列复合混凝剂——聚硅酸铝铁混凝剂(Polysilicate-metal-composite coagulant,PSM)和聚硅酸镁盐复合混凝剂(Composite-polysilicate-magnesium coagulant,CSM),优化了制备条件,探究了其对生活污水和制药废水的处理性能;对其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混凝机理;另外,将制备的CSM混凝剂用于化学-生物混凝工艺,优化了工艺运行参数,探讨了反应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分别以硅酸钠、氯化铝和硫酸铁;硅酸钠、氯化铝、硫酸铁和硫酸镁为原料,采用共聚法,制备了PSM和CSM混凝剂,各自最佳制备条件分别为:Al:Fe:Si摩尔比为3:2:3,w(SiO2)=0.9%,酸化聚硅酸pH值为0.5/1;Al:Fe:Mg:Si摩尔比为9:6:6:7,w(SiO2)=0.9%,酸化聚硅酸pH值为0.5/1。与铝盐、铁盐混凝剂PAC、PFS相比,PSM、CSM对制药废水、生活污水去除效果显著提高:对制药废水SS和COD去除率分别为62%和25%,并提高了废水的易降解程度;对生活污水浊度、COD、PO43--P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9%、65%、99%和17%。CSM混凝剂对原水pH值和水温适应范围较宽;最佳投加方式为同步投加。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分析表明,Al/Fe摩尔比、Fe/Mg摩尔比、M/Si摩尔比、SiO2浓度以及酸化聚硅酸pH值对PSM和CSM的铝铁水解形态分布有很大影响。XRD和红外分析表明,聚硅酸的引入使得混凝剂呈现出带有少量晶体的无定形结构,形成了Al-Si、Fe-Si、Mg-Si、Fe-O-Si、Al-O-Si、Mg-O-Si以及金属-OH键。SEM分析表明,混凝剂呈现块状、片状结构,并且在主体结构表面吸附了一些细小颗粒。混凝剂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依靠电性-中和和吸附-架桥作用。  CSM用于化学-生物混凝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为:污泥活化时间0.5h,MLSS/COD=1.5;最佳反应方式为:  ①0.04m3/h,30min;  ②0.08m3/h,10min。  该工艺对浊度、COD、SCOD、PO43-P和NH4+-N去除率分别可达:98%、75%、65%、99%和24%,优于化学混凝。该工艺的运行机理主要包括化学混凝和生物絮凝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活性污泥的回流可以起到助凝的作用,有助于降低化学混凝剂的投加量;混凝剂的投加有助于减少后续的沉淀时间。  总体来说,聚硅酸金属盐系列复合混凝剂相比于传统混凝剂,具有更高效的混凝性能,在污水处理以及其他领域内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老采区倾向主断面残余移动变形的研究目前主要应用于采动场地的沉陷治理,以及建筑地基的稳定性评价中。老采区覆岩移动变形和破坏是引起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采
废玻璃是我国目前堆积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将废玻璃磨成粉末作掺合料应用于混凝土中,是废玻璃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它对混凝土性
我国正在修建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在新疆境内穿越戈壁地区,并主要以路基形式通过。戈壁地区填料具有分布广泛,差异较大,且以粗颗粒为主的特点。国内外对戈壁地区路基工程的研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出现,使人们认识了空间多面体刚架结构。自然界中多面体阵列形成的结构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这无疑为人类的建筑结构设计提供了灵感。如果利用多面体
钢—连续纤维混杂筋是以纤维为增强材料,以合成树脂作为粘接剂,以金属芯材作为基体材料,由人工或机器进行粘贴并经过养护而成的新型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提高金属的弹性模
桩基础因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等优点应用广泛,且对于跨越大江大河或深切峡谷的铁路或公路大桥、以及高桩码头和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工程,多采用高承台桩基。对于这类高承台桩基
辐射供冷空调是以较高温度的冷水供入辐射末端的系统,以辐射换热为主要方式冷却室内环境,处理室内显热负荷,使人体能够获得较高的热舒适感。辐射末端和周围环境的换热过程受
砖混结构现浇板收缩裂缝会影响构件的耐久性,使用户产生不安全感。本文针对砖混结构多跨连续板进行了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获得了板内不同位置的收缩应力分布。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钢结构在现代建筑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与此同时,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再次提出挑战,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对我国社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风力机叶片运营过程中周期性荷载以及气动荷载对其基本动力特性的影响;理论分析了上述两种荷载对叶片基本动力特性影响的原理,通过对一个额定功率300W的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