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根紫萍(Landoltia punctata)高比例燃料丁醇发酵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b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进行了以少根紫萍(Landoltia punctata)为原料,以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CICC8012)为菌种发酵生产燃料丁醇的研究。首先对少根紫萍的淀粉和单糖组成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以少根紫萍为原料的燃料丁醇发酵,经初步发酵和降粘工艺处理后发酵表明糊化后的少根紫萍培养基可以顺利发酵,并且还具有目标产物丁醇比例高的优点,最后对发酵醪进行了残糖分析。全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少根紫萍的淀粉及单糖分析。首先在显微镜下观察了碘染色后的少根紫萍鲜萍的淀粉颗粒,并从野外采集的浮萍样品中筛选出高淀粉含量的少根紫萍(L.punctata),HPLC法分析了其酸水解液和酶水解液的单糖组成。分析表明少根紫萍的酸水解液单糖组成有葡萄糖,木糖和半乳糖,其比例为28:1:4,含量分别为32.24%,1.15%,4.61%;液化糖化处理后的酶水解液的单糖组成只有葡萄糖,含量为28.23%。   第二部分:少根紫萍(L.punctata)燃料丁醇初步发酵及降粘后发酵。首先进行了少根紫萍燃料丁醇的初步发酵,糊化后的少根紫萍培养基可以直接发酵,47.50 g/L的初总糖发酵可生成9.31 g/L的丁醇、13.60 g/L的总溶剂,发酵得率为0.35,其中丁醇占总溶剂的比例为68.46%,比玉米发酵的高出14.11%。针对糊化后的少根紫萍培养基粘度过大的问题,又进行了少根紫萍培养基降粘工艺的开发。比较了木聚糖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三种酶的降粘效果,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对糊化后的少根紫萍培养基的降粘效果最好,木聚糖酶次之,果胶酶降粘效果不明显。少根紫萍培养基经降粘后发酵,丁醇和总溶剂分别提高到9.61 g/L和14.80 g/L,比没降粘的分别提高了3.22%和8.82%。   第三部分:少根紫萍(L.punctata)燃料丁醇发酵后的残糖分析。HPLC分析表明少根紫萍燃料丁醇发酵结束的发酵残糖含有寡聚糖和少量的葡萄糖,其中寡聚糖含有木糖和半乳糖。残总糖在0.8%以下,残葡萄糖在0.5%以下,表明以少根紫萍(L.punctata)为原料的燃料丁醇发酵糖的利用比较彻底。   本研究首次开发了一种新型非粮原料少根紫萍(L.punctata)发酵生产燃料丁醇,工艺简单,并且还具有目标产物丁醇在总溶剂的比例高的优点。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波分复用(WDM)技术的广泛应用,通信容量急剧扩大,传输服务的中断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在下一代光网络演进的过程中,光网络已经不再仅仅作为一个业务承载实体而存在,而是向着业
随着创业板的日益临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可能有所缓解。资本是企业的血脉,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企业的创立、生存与发展,必须以一次次融资、投资、
随着康复医学、控制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康复训练器械越来越多地在医疗领域展开应用。康复训练器械针对有运动障碍的患者,在不同的康复训练模式下辅助患肢进行康复训
学位
在电磁辐射波谱中紫外线辐射的波长范围为10~400nm。紫外辐射具有与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完全不同的特性,紫外辐射的应用正在成为人们继红外辐射之后的又一个研究热点。在紫外天文
时间-数字转换器(TDC)是一种常用的时间测量电路,其应用领域很广如高能物理和核物理实验、激光测距仪、3D打印机等。近年来,数字射频概念的提出使得全数字锁相环(ADPLL)得到了
为了满足急剧增加的数据业务需求,新一代的移动通信大多采用了QPSK,QAM 等频谱利用率较高的调制方式。然而,其变化的信号包络增加了线性功率放大器的设计难度。为了提高功放的效
我国是铬盐生产使用大国,铬污染现象非常严重。另外,近年来纳米材料与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纳米材料的生态效应和负面环境效应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
本文以中国南海北部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内主要湿地按照湿地公约作为第一级分类标准,依据气候、地质及底质、生物物种组成等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分类,分析了各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