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克里雅河流域自然生长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柽柳(Tamarixchinensis)、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于2012年7月11日至8月11日测定芦苇、柽柳、胡杨的各项光合生理生态参数。通过分析各生境芦苇、柽柳、胡杨的光合日进程了解这三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确定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通过人工模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探讨不同水盐梯度下芦苇、柽柳、胡杨光合响应参数的变化特征;测定芦苇、柽柳、胡杨体内不同部位的生理组分,以研究植物对不同水盐梯度的响应机制。该研究为掌握芦苇、柽柳、胡杨光合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了解其光合作用对环境条件的需求规律,以及其体内生理组分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机理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克里雅河流域水盐分布呈动态变化,对克里雅河典型植物的生长有一定影响,实验所取各样地都有明显的水盐梯度,在不同水盐梯度下,不同植物对水盐条件作出的响应有所不同。(2)芦苇的光合作用主要与有效光合辐射、气温及大气相对湿度的相关。芦苇受到盐分胁迫时,会通过提高光合作用来适应逆境。当盐分较高时,芦苇保持对弱光有较高的利用能力以及较强的光合能力,但高盐也影响芦苇对CO2的利用能力较低;在水分较低时,芦苇降低了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但芦苇对CO2的利用范围更广。(3)柽柳的光合作用与有效光合辐射有密切关系,水盐含量程度适中时,柽柳还与气温和胞间CO2浓度有关,在水盐含量较高或较低时柽柳通过提高光合作用来适应逆境。在高盐分条件下,柽柳光合结构已经遭到破坏,导致其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且CO2响应特征参数也说明柽柳受到了环境的严重胁迫,影响了其正常生长;水分较低时,柽柳提高的光合能力,但影响到柽柳对低CO2浓度的利用。(4)胡杨的光合作用与光合有效辐射相关,水盐含量较高时,胡杨还与气温及大气相对湿度有密切关系,水盐含量较低时,胡杨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且日均值最低。胡杨主要受到水分的影响,在水分较低时,胡杨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弱,光合作用能力较低;水分条件较好时,胡杨可以更好的积累光合产物。(5)不同植物的生理指标的变化有所不同,但大体一致,且在不同部位中生理指标对环境的响应也略有差异。芦苇主要受到水盐的共同影响,盐分对柽柳的影响更为明显,而胡杨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水分。影响因子与植物体内生理指标的关系和植物本身有很大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