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rpus-based Study on Chinese Specific Terms Translation-a Case Study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e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国英语研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所谓中国特色词汇,是相对于普通词汇和外语词汇,是汉语语言中独特的语言现象,用于表达中国的特有事物。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汉语对英语的影响不断扩大,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彰显出其独特的表达优势,同时也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中国特色词汇英译的过程中如何在保留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的同时,又可以让西方人理解和接受,其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语料库的引入和发展,许多语言学家尝试着把平行语料库运用到翻译研究中去。这一尝试已经被实践一再证明切实可行。目前还没有过基于语料库的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研究。因此,借助自建的小型平行语料库,作者以当代政治和经济词汇为例,基于语料库对中国特色词汇在英译过程中的翻译原则、方法和策略进行了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中国特色政治和经济词汇翻译,以探索其翻译规律。本文的重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中国特色政治词汇英译时,异化法占总比例89%,归化法占7%,归化加异化法占4%。(2)中国特色经济词汇英译时,异化法占72%,归化法占25%,归化加异化法占3%。(3)政治和经济词汇英译时,异化法占总比例80.5%,归化法占16%,归化加异化法占3.5%。综上所述,中国特色政治和经济词汇英译过程中,异化法占绝对优势。
其他文献
指示语是重要的语言单位,在现实生活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称指示语作为指示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研究对人称指示语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但多将其
听力理解是英语学习能力的四大技能之一。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语言、文化背景、心理、语用推理等各个方面,困扰着许多英语学习者。语境一直是语用学的焦点,特别是斯波伯和威
对于电信、互联网和类似的系统而言,分布式电源架构(distributed power architecture,DPA)可以保证很高的总体效率和可靠性,而且实现成本很低.不断上升的对系统带宽的要求,就
随着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不断,我国开始重视“文化输出”,一直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学文化的对外传播也因此颇受关注。儒经英译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途
查德(L.A.Zadek)于1965年发表的《模糊集》论文,标志着模糊理论的诞生,这一理论为语言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随着学者们对于模糊语言在言语交际的表达效果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全面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不同的载体,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其中,报纸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以其经济便捷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