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制型光子晶格中的光传输现象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ye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纳光子学是当今光学领域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当结构的尺度达到微纳米量级时,光波将在其中发生一系列有趣的现象,如分立衍射、分立孤子、带隙孤子、小孔衍射增强效应、量子点发光效应等。基于以上物理现象,人们成功研制出了光波导阵列、微纳光学二极管、量子点材料、纳米激光器、纳米线栅偏振器、等微纳米光子学器件。这些工作在光互联、光开关、光通信和光集成电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然而目前,此类研究中相当一部分关注的都是周期性微纳光子学结构。当微纳米光子学结构这种周期性被系统地调制时,光波的传输现象将可能发生严重的改变。基于以上思想,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第一章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几种常见的微纳光子学结构和光波在这些结构中基本的传输机制。我们首先介绍了含有缺陷的光子晶格结构;其次引入了调制型光子晶格的概念并介绍了不同的调制类型,简述了光波在这样系统中的传输规律;最后介绍了非线性光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第二章介绍了微纳光子学领域常用的光传输理论和数值方法。我们首先数学求导了描述光波传输规律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介绍了平行波导中的超模理论和耦合波方程的求解方法;然后详细推导描述了文中所使用到的两种数值方法,即快速傅里叶变换光束传输法和平面波展开法;第三章中我们设计研究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横向间距调制型光子晶格。数值模拟研究了光波在此类系统中的传播现象。研究发现:光波分别在由正双曲正割势垒和正矩形势垒构成的势阱结构中可以发生局域传输现象,并且出现周期性的自再现;在负双曲正割势垒构成的势阱结构中光波会出现无反射传输现象,然而在负矩形势阱中光波的传输行为将发生振荡衰减的特点。此外,我们利用负双曲正割势垒和负矩形势垒其本身能够局域光束这一性质,研究了宽光束在势垒耦合器间的线性耦合和非线性局域现象。我们的工作为光子晶格中的光束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第四章主要研究了横向间距啁啾调制型光子晶格中光波的非对称传输现象。我们用将光子晶格中波导间距分层调制的方式,设计出了可以实现光波线性非对称传输行为的光子晶格结构。从理论方面推导了光波透过率对比度的数学表达式,找出了影响透过率对比度的因素,从数值方面描述了不同调制晶格中光波的非对称传输图案。研究结果表明,透过率对比度仅与调制晶格区域两边缘处的耦合系数差有关,与调制区域的波导层数,调制啁啾类型都无关。数值和理论结果彼此间实现了很好地相互应证;第五章研究了调制型微纳光子学结构(弯曲波导)中光波的传输现象。我们设计了纵向弯曲的波导耦合器和横向间距调制的弯曲波导阵列。在一个双波导构成的弯曲耦合器中,通过改变不同的结构参量研究了影响光耦合效率的因素;在弯曲波导阵列中,同样引入了上述的四种势垒结构并以此制作出相应的势阱,研究了光束在这样调制型弯曲波导阵列中出现的类动态局域的光传输现象。结果表明,当波导沿着纵向调制遵循正弦或余弦函数时,在正双曲正割和正矩形弯曲波导阵列中,可以在不满足动态局域的条件下实现与动态局域类似的光传输效果;第六章研究了以非晶硅材料为基质的微纳光子学晶体的制作,及光波的自相位调制现象。首先我们基于慢光条件设计了两种几何结构的微纳光子晶体,并讨论了两种可行的晶体制作方案。研究了在结构支持的慢光条件下,光波在非晶硅光子晶体中出现的自相位调制效应。研究发现,由于慢光条件对于非线性效应的提升,光脉冲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劈裂现象。
其他文献
《针灸学》统编教材是我国针灸教育中影响最大的规划教材,它建立了系统的“经络腧穴、刺法灸法、针灸治疗”的理论框架结构,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针灸学科知识体系。刺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经络腧穴”和“针灸治疗”的重要桥梁之一,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是一项注重实践运用的技术。通过检索“针灸”、“教育”、“教材”、“教学”、“刺法”和“知识体系”等关键词,发现近年来学界对针灸教育多有关注,文献研究纵贯
低维纳米材料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纳米电子设备(如场效应晶体管和纳米自旋电子器件)的发展。组装高性能的新型纳米场效应晶体管(FET)要求所采用的二维纳米材料同时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合适的带隙值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大气氛围下)。而组装新型纳米自旋电子器件则要求所采用的一维纳米材料具有可调控的电磁性能。原始的(1L-BN、1L-AlN和1L-GaN)和饱和功能化的二维单层ⅢA族氮化物具有有限的本征带隙值
非经典逻辑包含多值逻辑、模糊逻辑等,它常用于处理具有模糊性、随机性等方面的不确定问题.在模糊逻辑中,要为模糊推理建立逻辑基础必须建立严密的模糊逻辑演算体系,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代数逻辑方法的支持.代数逻辑的研究着重两点:一是研究与逻辑体系相关的代数系统,二是建立逻辑体系及其匹配代数系统之间的关联.通过代数方面的研究解决逻辑方面的问题,或者用逻辑方法解决代数问题.本文主要从代数的角度出发研究基本逻辑,
稀土掺杂的上转换荧光材料在照明与显示、生物荧光标记、太阳能电池、光学温度传感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本文以获得高效稳定的上转换荧光材料为目的,选择双钼酸盐和铟酸盐为基质、稀土离子为激活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具有优异上转换发光特性的材料,并系统研究了荧光强度与合成方法、工艺参数、基质组成、掺杂离子浓度、激发光功率、共掺杂离子等的依赖关系。并对其上转换发光机制、发光颜色的调控及上转换效率的提高进行了
σ因子(Sigma Factors)是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一个亚基,是转录起始所必需的因子,它能可逆地与RNA聚合酶核心酶的活性催化位点结合来激活起始转录,影响RNA聚合酶对转录起始位点的正确识别,特异的起始相应基因的表达。耐辐射异常球菌(Deinooccus radiodurans)具有超强的极端辐射氧化抗性及环境胁迫适应性,该菌含有3个σ因子(分别为Sig1(DR0180)、Sig2(DR0
超材料由周期性排列的人工亚波长复合结构组成,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单元结构,以实现自然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或反常性质,例如,实现平板透镜、隐身斗篷、完美透镜、超分辨全息图以及光声成像等新奇的功能。相较于超材料设计及理论领域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进展,超材料的制备发展则相对较慢,特别是光学超材料的制备受到了很大的技术制约。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二维的光学超表面,其有效地避开了三维光学超材料制备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碳/碳(C/C)复合材料在该领域的应用需求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C/C在制备复杂构件的过程中受到预制体成形技术、致密化工艺以及机械加工等的限制,制约了其在实际工程上的广泛应用。因此,将C/C与Ti6Al4V进行连接制备成复合构件,能够有效地降低复合构件的重量,提高复合构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并且能够进一步扩展C/C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由于C/C与Ti6Al4V之间物化性能
关于指数和的加权均值及其应用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数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解析数论中的指数和、Dedekind和、Cochrane和、Gauss和、特征和、Kloosterman和等和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们相互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近年来,很多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毫无疑问,这对数论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兴趣,本文主要对解析数
理论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是Navier-Stokes方程,它是一组描述象液体和空气这样的流体物质的方程.主要描述作用于液体任意给定区域的力的动态平衡,是偏微分方程的一类基本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可压Navier-Stokes方程对应Vaigant-Kazhikhov模型的Cauchy问题和自由边值问题弱解存在性及解析解的存在性和解的渐近性态.主要结果如下:·研究三维球对称等熵可压Navier-Stoke
碳/碳(C/C)复合材料的氧化敏感性是制约其作为高温结构材料使用的瓶颈问题,抗氧化涂层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而SiC涂层是目前最常用的抗氧化涂层体系之一。由于不同的制备工艺和改性剂对SiC涂层的氧化行为影响很大,因此有必要对其展开系统研究,以期充分发挥SiC基涂层的应用潜力。本文以提高C/C复合材料SiC涂层的抗氧化性能为目的,系统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包埋和化学气相沉积)和改性剂(ZrB2一元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