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与Ti6Al4V钎焊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i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碳/碳(C/C)复合材料在该领域的应用需求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C/C在制备复杂构件的过程中受到预制体成形技术、致密化工艺以及机械加工等的限制,制约了其在实际工程上的广泛应用。因此,将C/C与Ti6Al4V进行连接制备成复合构件,能够有效地降低复合构件的重量,提高复合构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并且能够进一步扩展C/C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由于C/C与Ti6Al4V之间物化性能差异较大,尤其是两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与弹性模量相差较大,在钎焊降温过程中钎焊接头界面处会产生较大的残余热应力。针对此问题,本文以降低C/C与Ti6Al4V钎焊接头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达到降低界面间残余热应力,提高钎焊接头的室温和高温抗剪切强度为目标,对不同增强相在钎焊接头中对界面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揭示了不同体系钎焊接头在钎焊过程中的形成机理和剪切过程中的断裂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采用TiCuZrNi合金粉末钎料钎焊C/C与Ti6Al4V,研究了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钎焊接头界面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当钎焊温度较低或者保温时间较短时,C/C一侧形成的TiC反应层厚度较薄甚至整体不连续,焊缝中的Ti(s.s)含量较少;当钎焊温度较高或者保温时间较长时,TiC反应层厚度增厚,焊缝中的Ti(s.s)含量增多。在钎焊温度为940℃、保温时间为10min的钎焊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钎焊接头抗剪切强度达到22.3±3.5MPa。碳纤维与钎焊界面平行时,断裂部位主要集中在C/C一侧;当碳纤维与钎焊界面垂直时,断裂部位取决于钎焊工艺参数,当钎焊工艺参数适中时,主要发生在C/C中,当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过高或者过低时,断裂部位主要在TiC层中。采用TiCuZrNi+碳纳米管(简称CNTs)复合钎料钎焊C/C与Ti6Al4V,研究了不同含量的CNTs对钎焊接头界面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有限元模拟,探讨了钎料中CNTs含量变化对钎焊接头残余应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当CNTs含量为1wt.%、钎焊温度为940℃、保温时间为10min的钎焊工艺条件下,获得的抗剪切强度达到38.2±2.3MPa。当CNTs含量增加到3wt.%时,生成的TiC颗粒成团聚状,从而导致钎焊接头中有孔洞缺陷的产生,抗剪切强度下降至7.3±4.2MPa。含有1wt.%含量CNTs增强相的钎焊接头在室温—350℃具有优异的抗热循环性能,经过10次热循环后,接头强度保持率为95%;经过30次热循环后,钎焊接头抗剪切强度为20.0±1.3MPa,强度保持率为52.6%。采用TiCuZrNi+石墨颗粒复合钎料钎焊C/C与Ti6Al4V,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的石墨颗粒粒径较大时,由于石墨颗粒自身较厚的层状结构,并不能有效的缓解C/C与钎料界面中的过高残余应力,导致在C/C一侧有裂纹产生,同时焊缝中的石墨颗粒自身也存在着裂纹。当使用含有0.5wt.%含量,~50μm粒径大小石墨颗粒的复合钎料时,所获得的钎焊接头抗剪切强度达到25.3±1.6MPa,与未添加增强相的钎焊接头相比有小幅度的提升。采用TiCuZrNi+石墨烯微片(简称GNPs)复合钎料钎焊C/C与Ti6Al4V,实验结果表明钎焊接头室温抗剪切强度随着GNPs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使用含有1wt.%含量GNPs的复合钎料所获得的钎焊接头达到42.2±3.5MPa。过高含量的GNPs会大量消耗钎料中的Ti元素,抑制了钎料与C/C之间的反应,同时GNPs与反应形成的TiC颗粒不均匀地分散在焊缝中,并伴随着团聚的现象产生,导致钎焊接头抗剪切强度下降至10.1MPa±5.7MPa。焊缝中存在适量的GNPs能够有效地抑制裂纹在断裂过程中的扩展。高温剪切实验中,由于钎焊接头在高温环境下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去应力退火,所以所有的钎焊接头高温抗剪切强度均高于室温抗剪切强度。采用TiCuZrNi钎料和Cu/TiCuZrNi复合钎料钎焊表面Cr改性后的C/C与Ti6Al4V,分别研究了不同钎料形态及Cu箔厚度对钎焊接头的界面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钎焊工艺条件下,采用箔片钎料所获的钎焊接头抗剪切强度要明显的低于使用粉末钎料时所获得的抗剪切强度,这是因为使用箔片钎料所形成的TiC反应层较为致密,抑制了CrC涂层与钎料反应生成TiC并扩展在焊缝中,导致界面之间的残余应力集中,对钎焊接头有不良的影响。采用Cu/TiCuZrNi复合钎料所获的钎焊接头抗剪切强度与Cu箔厚度相关,当Cu箔厚度为40μm时,钎焊接头的抗剪切强度达到39±8.5MPa,钎焊接头的断裂部位主要集中在C/C一侧。而随着Cu箔厚度的增加,钎焊接头中脆性相含量提高以及CrC/TiC复合层厚度的降低是导致钎焊接头的抗剪切响度下降的原因。
其他文献
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酸碱、高强度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然而,传统制备陶瓷的方法成本较高(烧结温度高、烧结时间长、二次加工难、制备能耗大),限制了陶瓷的应用范围。聚合物转化陶瓷(PDCs,Polymer Derived Ceramics)良好的可设计性、工艺性和低温陶瓷化等特性,使其在制备纤维、复合材料、涂层和薄膜等应用中大有前景。聚合物转化陶瓷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创新工艺,可以有效改
主要部分研究讨论非纠缠量子关联在多体量子系统中的分配规律,以及量子关联在量子临界体系中的行为与量子相变的关联。通过考虑monogamy不等式及monogamy deficit,给出quantum discord, global quantum discord, one way quantum discord等典型量子关联在多体量子系统中的分配性质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另外,通过对于global qua
纳米团簇作为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和凝聚态物体之间的中间态,研究它的结构及性质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及凝聚态固体等的结构及性质。而且它在表面科学、材料科学甚至核物理、天体物理、大气物理中部有所应用。对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及其性质的研究成为开发新型材料的理论技术基础。碱金属锂及其掺杂团簇作为一种功能特殊的新型材料,因其在燃烧、催化、晶体生长、成核、凝固、相变、光学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成为科学家们关
近年来,由于掺杂碳团簇在星际空间被发现以及它们中的一些已经能在实验室中被合成而且它们大多数在正常情况下能稳定存在,所以实验和理论物理学家们迅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掺入杂质原子,会导致碳原子团簇本身结构、电子特性以及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很显著的变化,这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显得更为必要。此外,对掺杂碳团簇详细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它们的稳定性,揭示它们的形成机理,进而引导能我们去发现和使用
《针灸学》统编教材是我国针灸教育中影响最大的规划教材,它建立了系统的“经络腧穴、刺法灸法、针灸治疗”的理论框架结构,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针灸学科知识体系。刺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经络腧穴”和“针灸治疗”的重要桥梁之一,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是一项注重实践运用的技术。通过检索“针灸”、“教育”、“教材”、“教学”、“刺法”和“知识体系”等关键词,发现近年来学界对针灸教育多有关注,文献研究纵贯
低维纳米材料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纳米电子设备(如场效应晶体管和纳米自旋电子器件)的发展。组装高性能的新型纳米场效应晶体管(FET)要求所采用的二维纳米材料同时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合适的带隙值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大气氛围下)。而组装新型纳米自旋电子器件则要求所采用的一维纳米材料具有可调控的电磁性能。原始的(1L-BN、1L-AlN和1L-GaN)和饱和功能化的二维单层ⅢA族氮化物具有有限的本征带隙值
非经典逻辑包含多值逻辑、模糊逻辑等,它常用于处理具有模糊性、随机性等方面的不确定问题.在模糊逻辑中,要为模糊推理建立逻辑基础必须建立严密的模糊逻辑演算体系,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代数逻辑方法的支持.代数逻辑的研究着重两点:一是研究与逻辑体系相关的代数系统,二是建立逻辑体系及其匹配代数系统之间的关联.通过代数方面的研究解决逻辑方面的问题,或者用逻辑方法解决代数问题.本文主要从代数的角度出发研究基本逻辑,
稀土掺杂的上转换荧光材料在照明与显示、生物荧光标记、太阳能电池、光学温度传感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本文以获得高效稳定的上转换荧光材料为目的,选择双钼酸盐和铟酸盐为基质、稀土离子为激活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具有优异上转换发光特性的材料,并系统研究了荧光强度与合成方法、工艺参数、基质组成、掺杂离子浓度、激发光功率、共掺杂离子等的依赖关系。并对其上转换发光机制、发光颜色的调控及上转换效率的提高进行了
σ因子(Sigma Factors)是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一个亚基,是转录起始所必需的因子,它能可逆地与RNA聚合酶核心酶的活性催化位点结合来激活起始转录,影响RNA聚合酶对转录起始位点的正确识别,特异的起始相应基因的表达。耐辐射异常球菌(Deinooccus radiodurans)具有超强的极端辐射氧化抗性及环境胁迫适应性,该菌含有3个σ因子(分别为Sig1(DR0180)、Sig2(DR0
超材料由周期性排列的人工亚波长复合结构组成,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单元结构,以实现自然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或反常性质,例如,实现平板透镜、隐身斗篷、完美透镜、超分辨全息图以及光声成像等新奇的功能。相较于超材料设计及理论领域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进展,超材料的制备发展则相对较慢,特别是光学超材料的制备受到了很大的技术制约。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二维的光学超表面,其有效地避开了三维光学超材料制备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