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oc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翻译被视为沟通人类心灵的重要媒介,而文学翻译也理所当然地被视为文化“两情相悦”的见证。翻译沟通与文化对话互为因果的逻辑使得中西传统翻译理论执迷于在语言的“围城”中追问忠实的可能性。然而,翻译史上大量“出轨”的事实揭示翻译沟通与文化对话的思维定势只是徒劳地遮蔽了对峙的文化关系中翻译扮演的另一种角色:文化间离。 本文以“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为研究对象,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在“十七年”中国文化主体强调与西方文化断裂的历史语境中,为什么英美文学翻译得以进行?是谁在翻译?是如何翻译的?翻译文学与原语文学的关系是怎样的?翻译文学是如何被接受的?在中西文化重启对话的当下,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反思这段历史中的文学交流、文化关系,思考当下的中外文学交流以及对外文化关系,思考翻译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思考翻译文学史的书写,等等问题都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然而,从研究史的考察来看,这一段翻译史的研究至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的视角也主要拘囿于传统翻译忠实论。 本文以中外文化关系作为基本论述的框架,在理论上借鉴当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视角以及译介学的研究成果,考察在中西文化对峙的特殊历史语境中,英美文学在“十七年”中国语境中的翻译、影响、传播。通过历史描述与理论阐释相结合,总体描述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十七年”苏联文学翻译与英美文学翻译的比照,英美原语文学世界与“十七年”翻译架构的英美文学世界的比照,翻译权力主体视角与历史潜流中的个体视角的比照,本文试图揭示在中西文化对峙的历史语境中,英美文学翻译活动在“十七年”中国语境中所扮演的特殊文化角色及其在文化史上的意义,和中国文化权力主体与个体对英美文学的复杂反应。 本文认为,“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受制于苏联的英美文学视阈,服从的是“十七年”中国的文化政治逻辑,这一逻辑根植于这一时期我国对民族文化与英美文化对峙关系的设计。这种定位决定“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主观上并非为了文化沟通,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这种翻译行为是一种非文学性的文化政治行为,是在文化对峙的特殊历史时期中抵制“他者”的一种话语策略。这是一种必然又无奈的历史选择。经过文化上的筛选,“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试图建构一个基于自我视野的“他者”世界。然而,文学真正的可贵之处在于其在政治风云的喧嚣与骚动中保持自身独立性的能力,在历史的潜流中我们隐约可见那些真正伟大的作品搭建起的另一个心灵世界。而这正是这段翻译史之于文学的真正意义!
其他文献
萧颖士是中唐古文革新运动中的一位重要先驱者,他亲身经历了唐代由安定繁荣的“开元盛世”走向战火纷飞的“安史之乱”,萧颖士对现世的社会感触颇深,因此萧颖士的作品大都具有社
一、成本控制的基本含义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是指在保证工程施工的进度以及工程的质量等合同约束下,对工程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费用实行控制、监督和调节。对建筑施工过
看到明胶虾的报道,我真是无语了,感叹总是有些人太“聪明”了,总有些不良商贩为赚钱什么手段都用,还大言不惭的说使用的是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明胶是胶原蛋白质的水解产物,说起
2月7日,经媒体披露,广东雷州市洪都大酒店出现疑似“人造鸡蛋”,熟蛋黄往地板上用力狠摔也摔不烂,且能“蹦高”40多厘米,初步调查认为鸡蛋可能来自河北平山县。2月10日,广东省湛江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逐渐回暖,以及中国社会不断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大型商用建筑拔地而起。商业建筑的逐渐增多,一方面带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其建筑内部庞大的用电体
本文以视觉隐喻和空间转向这两个角度及其相互关系作为切入点,对当代视觉文化进行哲学分析,揭示出隐藏在视觉文化背后的视觉隐喻和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思想和学术中“空间转向
礼学问题的讨论贯穿了荀子整个思想体系,他从孔子那里接过“礼”的旗帜,并创造性地把礼学发展外化为礼义制度和规范,内化为全粹人格,建构了一个系统的礼学美学体系,从而为儒
从1637年朝鲜王朝正式确立与清朝政府的宗藩关系,并开始向清朝派遣朝贡使团,至1895年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放弃宗主权承认朝鲜王朝独立为止,历时二百五十八年,期间
只选对的不选贵的。自助餐从烹饪方式上大概分为凉菜、炒菜、油炸类、烧烤类、沙拉、焙烘糕点、汤类、披萨或中式主食等;从食材上基本包括肉类、海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熏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