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责任适用问题研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证明责任理论认为,诉讼中事实真伪不明时,法官应当按照证明责任判决;证明责任是法官裁判的辅助装置,其本质是对事实真伪不明风险的分配形式。我国学术界尚未从一个恰当的视角对现代证明责任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也导致了司法实践中的做法相当混乱。为正确指导法院适用证明责任判决,本论文共分五章,对现代证明责任理论暨证明责任的适用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章 证明责任的含义 本章首先从两大法系证明责任理论的发展史着手,阐释了现代意义上证明责任的理论本质。为了把握现代证明责任理论的本质,在研究方法上应当实现由“当事人本位”向“法院本位”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当区分“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两个概念;“证明责任”理论主要是一个关于法官如何正确适用证明责任问题的理论。第二章 证明责任适用问题一——证明责任的裁判方法论意义 诉讼中事实真伪不明的现象难以避免,而真伪不明发生时,法官仍负有裁判义务。根据现代理性主义、法治主义的观念,解决真伪不明问题的最终途径就是按照证明责任判决。从而表明,证明责任的理论功能就是法官裁判的方法论。第三章 证明责任适用问题二——证明责任的适用条件 证明责任是法官克服真伪不明的裁判方法论,也就是说,事实真伪不明时,法官应当按照证明责任进行判决。但是,究竟什么情况下才构成真伪不明?真伪不明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本章通过对证明责任对象、真伪不明的形成机制等问题的细致分析,对具体诉讼中法官适用证明责任的条件进行了研究,为司法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第四章 证明责任适用问题三——证明责任的分配 本章对诉讼中法官如何具体适用证明责任作出判决的问题,即证明责任的分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两大法系证明责任分配理论与司法实践的考察,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应当以大陆法系法律要件分类说为基础,合理借鉴英美法系的利益衡量说,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证明责任分配理论的设想。第五章 余论 在对证明责任适用的本体论进行分析之后,本部分又从更宏观的视野探讨了证明责任适用制度在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探讨了证明责任适用问题与程序保障理念之间的密切关系。
其他文献
本论文是一项跨学科的元科学研究(metadisciplinary inquiry),其宗旨是以比较修辞学(contrastive rhetoric)的研究成果为参照,考察世界英语变体研究(world Englishes)这门新兴
本文以六朝以来致使义组合“V得”为研究对象,以“得”在该时期的致使语义为切入点,以对“使得”的成词路径分析为线索,串联起对“致得”、“令得”、“直得”、“感得”等组
近几年,"小妞电影"成为大多数中小成本电影制作的首选题材,作为爱情喜剧片重要的一个分支,"小妞电影"也可以看成是"新都市电影"的亚类型,它的叙事生成和银幕形象塑造都和中国
我国地产企业如何从传统地产向绿色地产转型,进行绿色创新形成绿色优势是极具重要意义的问题。选择万科和朗诗这两家绿色开发商,梳理其绿色联盟组合构建的情况,并探究联盟伙
过去关于量词的研究大都是以描写和列举为主,研究的对象大部分是常规用法的量词。近年来,由于认知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对于量词的研究便从单纯的描写转变为以解释为主的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一类话语进行交际,它具有一定的套路和程序,并且形式稳固,含义特殊,受语境和文化背景的严格制约,我们将此类话语定义为套语。套语除了能促进交际顺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日本青年在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征:在价值现念多元化的趋势中强调个人本位。在务实的人生态度中实现自己的社会
好的商业模式只是成功的开始,后续的发展与变革至关重要要实现"不断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还需在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上下功夫PPG在变革了传统的营销渠道之后,还应着力塑造适合自
电视新闻源于电影,电影蒙太奇理论对电视新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新闻调查》是如何成功运用表现蒙太奇来构架和表现电视深度报道的,并为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应如何运
本文介绍了精密陶瓷阀芯研磨机的控制系统,由稳态运行控制、研磨盘压力精确控制、研磨液恒温控制等部分组成。使用该控制系统的陶瓷研磨机具有性能稳定,研磨精度高,价格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