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提升我国国际教育的竞争力,2015年,国家教育部将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作为落实课程改革的重要措施。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2016年国家教育部等11个部门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后,引起全国各省份和教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各个地方开始进行试点工作,研学旅行正在盛行。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的育人途径,其活动范围是校外,让学生在真实的地理情境中学习知识,扩大了学生学习的地理空间,有利于学生实践、探究、探索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目前,国内对研学旅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学旅行的定义、基地建设、课程化、案例的设计、与核心素养的融合和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以汾阳市第四高级中学为例,对当前研学旅行的实施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的设计,从背景资料、研学目标、研学组织形式和开展方式、研学线路、研学内容等方面设计研学旅行典型案例并展开实施,得出以下结论:(1)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的设计包括研学目标的确定,研学内容的选取、研学线路的规划、研学的组织形式和开展方式以及研学的总结和评价几个方面。(2)在案例设计方面,以汾阳市的乡土地理资源为依托,挖掘其研学价值,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出“杏花村汾酒集团研学”“汾阳文湖景区研学”“吕安危化研学”和“贾家庄生态旅游研学”四个典型的研学活动案例,从研学目标、研学内容、研学线路等方面做了具体的描述。(3)在研学活动的实施方面,从研学前的准备阶段、研学中的实施阶段、研学后的总结和评价阶段三个环节,带领学生参与“寻美丽文湖”研学,发现学生能够通过研学将课本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不仅巩固了地理知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小组合作交流能力也得到提升,此次研学的实施为当地的研学旅行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