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电复合材料的振动能量捕获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king_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新型网络通信技术,具有功耗小、成本低、易实现等特点,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然而传感器节点的供电问题一直是制约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瓶颈问题之一。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供电的新技术。机械振动能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能量。利用环境能量振动捕获技术产生的电能取代干电池向传感器节点供电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压电式能量捕获装置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能够将机械振动能转换为电能,这对解决传感器节点的自供电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进行了基于压电复合材料的振动能量捕获关键技术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在查阅无线传感器网络和振动能量捕获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供电和能耗问题,归纳出其中急需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进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2.通过对压电材料的分析,了解到压电复合材料以复合材料的加和性、组合性及乘积性具有其原两相材料所不具有的独特性能,分析了0-3型压电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确定了本论文以0-3型压电复合材料作为压电式能量捕获装置的压电体。3.以悬臂梁压电振子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悬臂梁压电振子振动发电的发电机理,建立了振动理论模型,推导出悬臂梁压电振子各阶固有频率的计算公式,完成了模型结构参数与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分析;研究了压电振子机电转换原理,建立了压电振子发电理论模型,完成了模型参数与振子发电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为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4.采用有限元法,通过ANSYS1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压电振子振动发电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悬臂梁压电振子的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出了悬臂梁压电振子参数与振子发电能力与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尺寸的悬臂梁压电振子的发电能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设计最适合的悬臂梁压电振子提供了依据。5.搭建了基于压电复合材料的悬臂梁压电振子振动发电试验平台,对悬臂梁压电振子的发电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理论研究与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6.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能量转换和收集控制电路。在扫频信号发生器工作在1Vrms的持续电压、激振频率在100Hz的正弦波激振下,压电振子的输出电压稳定在+5V左右,能够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的需要。综上所述,论文从理论研究、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三个方面对悬臂梁压电振子的振动发电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的基于压电复合材料的振动能量捕获系统能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自供电,并具有连续供电、环保节能、简单实用等优点,为振动能量捕获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也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利用环境能量解决自供电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其他文献
悬架是汽车底盘的关键子系统,其性能对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及安全性都有重要影响。主动和半主动电控悬架通过控制刚度和阻尼以适应汽车行驶条件的变化,能显著提高整车的行驶平顺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直以来议论文写作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头戏。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不少学生,平时作文材料积累了不少,文章也写了不少,但到了九年级还是写不出文从字顺、条理清晰的议论文来。我们都知道九年级的写作训练与初一、初二写作训练有不同的特点,九年级年级写作训练要求应比初一、初二的写作训练要求更高。它应针对初一、初二写作训练中遗留下来的问题,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补缺补漏,力求写出 简单的议
化学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其中很多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因此初中化学老师就要充分了解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时时反思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
新时代背景下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人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是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主要场所,高职院校的课程教育需要突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在面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