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见义勇为的民法保护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nikaixi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义勇为作为一项传统美德,人们往往都会从道德的角度对其行为人进行评价。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法制水平的发展,人们也渐渐开始从法律的角度去关注见义勇为的行为。我国不少行政区域也都制定了对见义勇为进行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然而在基本法律层面,我国对见义勇为的保护却很少有所涉及,没有统一完善的基本法律规定,使得见义勇为者的人身权益与财产权益往往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甚至于还产生了见义勇为者向被救助者承担责任、进行赔偿这种看上去有些荒谬的现象,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也会给社会主义法治带来严重损害。从现阶段我国民事法律制度角度分析,我国民法对公民见义勇为行为法律定性不明确以及法律救济途径缺失是两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完善法律规定,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利益势在必行。本文就从民法的角度对见义勇为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国外的相关法律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指出了国内现行法律法规在保护见义勇为者权益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从而提出了完善见义勇为保护的意见。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对本文选题的基本背景以及方向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见义勇为民法保护在我国国内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基本问题,以此来说明本文选题的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针对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见义勇为的概念和性质这一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学术界各个学者的理论观点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对见义勇为的概念、构成要件以及性质进行了较为明确的界定。第二章首先通过民法的角度对见义勇为行为进行了分类,从而明确了各种见义勇为行为中所存在的平等主体,进而对他们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见义勇为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第三章首先是对我国民法关于见义勇为行为的保护规定进行了概括性分析,进而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相关法规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而阐述了我国民法在见义勇为保护上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第四章主要是阐述了对见义勇为进行保护的现实与理论意义,然后在综合前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完善建议,以有助于我国民法对见义勇为者权益的保护。结论部分则是对全文内容的一个概括和升华。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国内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认识一直处于批判的主导立场,认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同资本主义,意图是推进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近年来,中国哲学界对东
本文以《暂行报律》风波为中国新闻法制建设中的一个独特案例单独给予分析研究。拟在民国初立的历史背景下考察新闻法规与国家政权建设的关系、报界俱进会和新闻法规的博弈影
新闻编辑的选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体报道的风格和受众群的定位。不同的选稿技巧,就会有不同的选稿方法,产生不同的选择效果。作为新闻编辑,如何才能"慧眼识珠",在众多司空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处于萌芽阶段,90年代有了一定的发展,直到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才蓬勃发展起来,并进入到快速增长期。目
陈鹤琴是我国第一位吸取西方先进的教育学说、运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儿童教育实验的教育家。他的儿童教育观在语言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等领
叙述压力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对其在国内外发展的趋势做了简要介绍,列举了典型的压力传感器及一些新型的压力传感器。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承载能力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2007年,国务院批准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实验区,两型社会即“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以娘拥水电站1#洞隧洞开挖为例,介绍了在高地热条件下隧洞开挖施工的降温措施、开挖方案等.总结了施工中的经验,对类似条件下的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56第3款增设了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立法一出台就引起了理论界广泛的讨论。立法仅对这一制度做了原则性规定。自2012年设立以来,法院受理的第三人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