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处于萌芽阶段,90年代有了一定的发展,直到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才蓬勃发展起来,并进入到快速增长期。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有68.9万家,已有农户41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6.4%(农业部官网数据)。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为社员提供农资供应、产品加工、产品销售、市场信息、技术交流等各类服务,对农产品统一品牌、调控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地解决了散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做出突出贡献。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处于发展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很多方面还没有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尤其是许多合作社是在大户的基础上成立的,管理集权过度集中,使得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比较突出。更为严重的是很大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运行不规范,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如议事制度、监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运作和管理的随意性很大,甚至把管理制度搁置一边,不按章程规则办事。合作社的成员关注的仅仅是合作社的领导人能否帮他们销售产品、能否提供技术和信息方面的服务,至于合作社怎样运作、怎样管理、会员有哪些权利、该承担哪些义务等并不关心。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走向规范发展的过程中,完善治理结构、提升合作层次和规范合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企业治理结构理论和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理论为基础,根据湖南省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资料,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进行探讨,分析合作社治理现状,找出合作社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解决合作社治理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使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走向规范化。文章共分为五大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以及对本文所研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范围的界定。第二章是关于合作社治理的基本理论介绍,包括治理结构的一般理论和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理论。同时也介绍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治理结构安排及其类型。第三章是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类型的实证分析:首先介绍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其作用。其次,以几家合作社为例,介绍邵阳市农民合作社的治理结构类型及其特征。最后,是对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章是针对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其治理结构的相关建议。第五章,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