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船舶连续破冰能力预报及评估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ang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极地海冰消融速度,使得海上适航性逐年提升。极地航行船作为研究北极的重要装备载体,是极地海洋工程装备实施的基础,将在极地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设计、预报、评估以及建造具有强大破冰能力的极地船舶就显得尤为重要。连续破冰能力是衡量极地船舶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旨在建立极地船舶连续破冰能力的预报及评估方法。提出一种冰阻力和净推力相平衡的方法来预报极地船舶不同航速下的连续破冰能力。首先,将冰阻力划分为破冰阻力和水下冰阻力,并开展2,3,4节航速下的冰阻力预报工作。利用键型近场动力学方法对船舶破冰阻力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Lindqvist经验方法对水下冰阻力进行求解。同时,参考芬兰-瑞典冰级规范中净推力概念,完成不同航速下的净推力估算,实现针对连续破冰能力的预报工作。预报结果与实际破冰能力相符合,验证了连续破冰能力预报方法的可行性。此外,基于RBF神经网络开展连续破冰能力评估方法研究。简要介绍RBF神经网络的原理。选取影响连续破冰能力的参数:破冰船艏、船长L、船宽B、吃水T、排水量、主机功率P、航速V作为训练输入参数,对应的破冰厚度Hice作为训练输出结果。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建立基于RBF神经网络破冰能力评估模型。最终训练参数如下:破冰船艏、B/L、T/L、CB、P/Pmax、V/Vmax、以及对应的输出结果Hice/Hunit。确定训练数据58条。选取6条训练样本作为预报样本,开展模型验证工作。最后,开展目标船舶的破冰能力评估工作,并与数值预报结果进行对比。破冰能力评估值在合理范围内,在训练数据密集的3kn航速下的评估结果与预报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 RBF神经网络模型评估极地船舶连续破冰能力方法的有效性。后续可进一步完善破冰能力影响参数以及扩充训练样本量,提高模型评估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充足的人才资源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想要在当代经济发展中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人才资源则更为重要。Z市T区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与发达区县相比,有较大的发展压力,因此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特征和产业发展特点,重视人才资源管理工作。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社会调查法,基于人才管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以Z市T区为例,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人才资源管理的内涵和现状,深入剖析人才资源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重要,而知识密集型企业由于其市场竞争激烈、知识含量高、资金投入高和创新要求高的特点,产品生命周期大为缩短,企业需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创新研发新一代产品,这也使得企业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加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参与市场竞争的风险也随之加大,再加上转型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特别对处于产业内追随地位的企业,转型才能使他们得到在未来发展中占
本文就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初始分配公平性、效率性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分析学界对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不同观点,分析排污权交易初始分配的重要价值,探索排污权初始分配制度中需要注意的法律规范问题和应当遵从的原则,为研究探讨并完善排污权交易体系初始分配法律制度规范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二部分综述分析了国外排污权初始分配制度及其实施状况,并重点对我国排污权初始分配制度的历史发展沿革、
本文简述工程项目审价概念和意义,结合上海烟草集团实际情况介绍中小工程项目审价实施现状和工作要点,通过分析各个阶段中小项目审价存在的典型问题,特别是招投标阶段、合同
目的:探讨内科ICU中关于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老年脓毒症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承德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明确诊断并住院治疗的老年脓毒症患者49例,根据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26例)与死亡组(23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感染部位、病原学采集(标本来源:痰/尿/血/胸腹腔积液培养)、BMI、住院时间、入院后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了解EP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部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儿缺氧缺
[目的]探讨外伤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成年男性在静息态闭眼、睁眼脑电α波的功率谱、波幅及波幅峰值频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外伤脊髓损伤患者19例、
随着高烈度地区修建的隧道数量越来越大,地震成为隧道在修建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而隧道的设计与隧道处于的深浅埋状态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如何在地震作用下判定隧道深浅埋的状态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影响隧道动力深浅埋界限判定的因素众多,包括:隧道跨度、围岩等级及其物理力学参数、震源位置、隧道埋深、地震强度等,使得如何准确判定隧道动力深浅埋的分界变得困难。目前,判断隧道动力深浅埋分界的方法仍旧采用静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太阳能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受到科学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种光伏技术应运而生,其中,有机太
[目的]既往对瘢痕疙瘩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等,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角质形成细胞也积极参与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而其在瘢痕疙瘩病理过程中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