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口语话语标记语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un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虽然本身的意义并不大,但在话语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如:well, you know, I mean, right, however, still, in addition, uh/um, if, unless, yet等。话语标记语有时在语篇中起连贯作用,有时则在交际过程中促进互动,在话语理解中起引导和制约的作用。它们不构成话语的语义内容,而是为话语理解提供信息标记,它们的作用不是局部的,主要是从整体上对话语的构建与理解产生影响,具有动态的语用特征(何自然,冉永平,2001)。本文以太原理工大学非英语专业四十名研究生历时一年的口语语料为基础,以美国国家语料库中的口语子库作为参考,研究其口语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特点和规律,以及其口语话语标记语是否随着学习深入而和本族语接近。主要的研究问题如下:第一,与本族语者相比,话语标记语在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口语中的总体使用频率有无差异?如果有,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第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口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特点和规律。第三,课堂对话语标记语的提高有没有作用?怎样提高中国学生对话语标记语的掌握水平?对教学的启示。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融合王立飞和祝卫华对话语标记语的分类,以太原理工大学四十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历时一学年(2010.10.27-2011.5.31)共计六个阶段的口语语言资料中的话语标记语进行分析研究。借助软件Antconc、卡方和似然值计算器、excel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一年六次录音,与本族语者相比,话语标记语在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口语中的总体使用频率有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环境的限制,教师对于话语标记语的不重视等等。这一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上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石化现象,经过一年的学习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没有提高。第二,总体来说,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使用的话语标记语的特点是使用其数量较少;只有少数的话语标记语是使用频率在一年中一直较高,如uh/um, because。而本族语经常使用的well, you know等却很少使用。此结果进一步表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英语话语标记语的过度使用,主要原因归结于母语的影响。第三,根据历时一年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课堂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话语标记语的提高没有作用。研究表明,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上话语标记语的教授,学习者应该多听本族语者的谈话多加模仿从而提高自己英语口语的水平。综上所述,经过一年,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标记语的使用和本族语者的使用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没有很明显的提高,甚至有些退步。许多国内外研究表明,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可以作为衡量学生口语水平差异的一项指标。传统的中国学习英语的方法就是学习语法,而如何能说出自然的英语却经常被忽视,平常练习中更没有对话语标记语的讲解。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话语标记语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可以提高他们的话语能力,不应把话语标记语简单地作为一种交际策略来使用,鼓励他们在日常交际中使用话语标记语,多做一些练习。
其他文献
通过将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实行双导师指导制,导入应运型毕业设计理念和过程质量保证机制,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有效的提高毕业设计质
目的 建立人胚胎大脑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并观察在不同诱导因子作用下细胞分化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经培养的人胚胎大脑神经干细胞分为4组,在不同培养液中培养、分化:(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信徒更是遍布世界各地。《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集宗教、历史、文学三重属性于一身,一直是世界上出版数量最多、被翻译地最频
在高潜水位矿区选择土地复垦工程措施,涉及的因素很多,而次次分析法对于解决大系统中多层次、多目标决策问题行之效、灵活性和简洁性。通过实例阐述了层次分析法为高潜水位矿区
哦!其处理方法也很简单,再疯的狗也会有他的致命弱点,只要被咬伤的人回避他的攻击,以防再度创伤,以免伤口恶化。反正,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要跟他一般见识,不要与他针锋相对,
通过对开大洞楼板在地震作用下的平面内受力分析,提出双体系理论,利用SAP、SATWE和TAT等软件进行计算研究,并以实例提出了两种在结构设计中可行的方法.
采用模糊聚类最大树与ISODATA联合分类法对巷道围岩分类方案进行全局优化,通过复合指标地压系数,给制多参数围岩分类图。用该,该图判别新巷道围岩类别非常简便,适于工程应用。
本论文试图从语内连贯原则的视角研究中医术语英译问题。在21世纪,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医在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的发展。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难治疾病不断增加,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日
讨论中英互译时,完全照搬国外翻译理论似乎很是牵强,因为这些理论都是从异国文字的翻译实践中演绎推理而来。事实上,中国土生土长的翻译理论并不在少数,只是由于弱于条分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