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政策的作用,在微观层面上体现在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公平等方面,在宏观层面上主要表现为通过财政政策手段促进经济的增长,并调整税收基数保证财政的健全性。因此各国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都把财政政策目标与本国具体的社会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既有对总量的调整也有对结构的调整,最终目的就是保证本国经济的增长。 本文以宏观经济财政政策理论为基础,结合经济增长论和经济发展阶段论,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研究韩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韩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韩国财政政策效果并给出对我国制定财政政策方面的启示。本文得出如下几方面结论: 首先,韩国财政体制演变与发展经历了韩国经济发展三个不同时期,在不同发展时期韩国财政政策显示不同的特点。随着韩国经济发展和国家职能的不断扩大,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呈现出规模性扩张趋势;而且经济发展不同时期,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也有所不同,经济高速增长期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占较高的比重,而在经济稳定增长期政府投资则逐步退出,财政支出逐渐转向教育和社会福利等部门。 其次,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分别进行总量分析和财政支出结构分析,认为韩国税收收入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均衡的长期协整关系,且经济增长率不但是税收收入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也是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但经济增长率与税收收入增长率之间随着滞后期的延长出现双向的因果关系,短期模型表明税收收入增长率短期影响较弱,但财政支出却出现了反向调整;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构分析得知,经济事业支出结构变量、国防支出结构变量以及社会开发支出结构变量同经济增长率之间显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教育支出结构变量和一般行政支出结构变量与经济增长率之间显示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在短期则出现了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波动,说明韩国财政支出所有项目均不能刺激经济增长,不同的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韩国政府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时,需要合理制定相关比例,以致减小政策所产生的负效应。 最后,本文在全面分析韩国财政政策效果的基础上,为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提出三方面的启示:第一,完善国家税收制度;第二,控制政府财政赤字规模;第三,提高财政支出结构资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