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高温对水稻颖花发育及籽粒结实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加剧导致水稻生长季节天气变化不稳定,极端天气频发,高温热害时常出现。近年来气候变化使夜间温度也有增加的趋势,长江中下游不同地区夏季昼夜温差不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白天气温升高对水稻穗发育、开花结实、灌浆等方面影响都做了较多的研究。然而昼夜温度升高,温差变化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较少。基于此展开研究,以期明确昼夜高温及温差变化对水稻颖花发育及籽粒结实的影响。本研究中采用盆栽和大田分期播种两种种植方法。模拟高温及昼夜温差变化处理,研究不同温度变化对水稻开花习性、颖花结实、籽粒灌浆、物质积累的变化及其生理机制。同时研究大田条件下不同播期的温光变化对籽粒结实的影响。以期为长江中下游水稻减灾保产及水稻品种耐热性评价提供参考。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水稻开花期夜温升高对水稻开花习性及颖花受精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夜温升高使水稻开花期提前,导致水稻花粉活力逐渐下降。夜温升高4℃和8℃时,黄华占花粉活力分别下降13.6及17.6个百分点,黄丝占分别下降1.1及4.5个百分点,黄华占较黄丝占花粉活力下降更为明显;夜温升高显著降低水稻花药开裂率,持续时间越长影响越大;夜温升高导致水稻结实率下降,黄华占的下降幅度大于黄丝占,结实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为花药开裂率与花粉活力降低。2.昼夜温度升高,特别是夜温升高,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千粒重及结实率的下降;灌浆期随着夜温升高,加快籽粒灌浆,穗干物重下降;夜温升高叶片、茎鞘内部的同化产物无法正常转运。3.研究阐明灌浆时段夜温升高对水稻籽粒淀粉和蔗糖含量及其代谢中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水稻籽粒淀粉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受开花后的0-10d和10-20d时段夜温升高的影响较大,其中0-10d是淀粉代谢夜温变化最敏感的时期。灌浆初期夜温升高使淀粉含量显著上升,直、支链淀粉含量也随之上升,蔗糖含量下降,蔗糖合成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和淀粉分支酶活性下降,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白天上升而夜间下降。夜温升高影响四种酶的酶活且具有持续效应,说明白天酶活性同时受到夜温升高的影响。4.通过分期播种,调整播期改变灌浆期昼夜温度研究表明:黄华占在灌浆期最高温32℃,低温21℃左右,选择适期播种,提高了籽粒的稻米品质,能显著提高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垩白度、垩白粒率、蛋白质含量。
其他文献
美国科学家最近提出,约4亿年前地球曾频繁遭受陨石撞击,这可能对地球生命的演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这项成果发表在3月10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研究认为,约35亿年前,陨石撞击地
【正】 我国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已经有一年的历史了.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在它刚一出现的时候,就立刻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象旭日一样光芒四射,
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运用G 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土壤类型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玛纳斯河流域各土壤类型的分离度指数大多集中在0~3之间,各土壤类型
怎么脸上出现青春痘和粉刺啦???简直是毁容.在最爱美的年龄段,'面子'出了问题,让不少年轻人抓狂。根据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统计,我国问题肌肤消费者正
随着部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官兵素质不断提高,为适应部队建设的需要和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军事新闻越来越受到军内外读者的关注,可读性问题越来越受到新闻单位和读
<正>目前,大部分蒸汽品质检测工作仍使用手动方式,不仅耗时,还存在安全隐患,测量精度也难以保证。阿姆斯壮可提供智能监测蒸汽品质的解决方案,以便药厂、医院和其他医疗保健
<正>为了促进中国黄牛肉用选育改良和肉牛产业发展,交流国内外养牛技术,创新牛业科技,建设现代牛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定于20
为定量分析预胀对塑性成形的影响,以变形量差异较大的平底筒形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预胀高度对双相钢DP340/590板材充液拉深的影响,分析了预胀对试件等
笔者从国内外航空运输发展经验出发,结合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江苏省2005年航空运输需求进行评估。通过以此评估值作为基年航空运输需求数,对未来年份的航空运输需求进行预
<正>小微企业融资的"不可能三角""不可能三角"理论起源于货币与汇率政策领域,用于描述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即三个目标最多只能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