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阐明蒙药吉祥安坤丸(乌力吉-18)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为此药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临床依据和支持,并证明传统蒙药的突出点。进而探索出一个安全、有效、合理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11至2019年11月期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服用蒙药吉祥安坤丸)30例患者,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片)30例患者,对照组与实验组均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评定,其中包括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和口述评分(verbal rating scale,VRS)量表评定患者的疼痛症状,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子宫改变(超声检查对比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大小),经量、经期改善程度,随访有无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等相关并发症,并采取自制的患者满意度量表评分对患者满意度进行客观评估。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对资料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结果,分析以上相关指标的变化和临床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如年龄、病程、疾病类型、孕次、子宫肌瘤、腹部手术史、文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28例(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前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VAS和V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比较的VAS评分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组间的VR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临床指标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大小、月经量、经期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子宫体积大小、月经量和经期改善情况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大小、月经量、经期改善程度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自我临床症状评估比较,两组间的总体疗效自我评价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之间进行总满意度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采用SF-36量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随访三个月的调查,通过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发现,实验组用药前的总分(62.39±8.92)分,用药后的总分(83.48± 13.59)分;对照组用药前的总分(62.20±9.01)分,用药后的总分(70.49±11.23)分,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蒙药吉祥安坤丸治疗子宫腺肌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既可缓解痛经症状,又可调理月经的紊乱,改善月经方面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尤为显著。另外,蒙药吉祥安坤丸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性,患者接受度高,为子宫腺肌病防治策略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