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包含“数学建模素养”在内的六大数学核心素养,这是中学数学建模教育的一个新起点.但在高中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仍存在理念、资源、师资等诸多问题,本研究旨在开发高中“数学建模”校本课程,促进数学建模更好地融入常规教学中.本研究首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与数学建模教育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以泰州某高中为例进行“数学建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针对该校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阐述了开发“数学建模”校本课程的必要性与意义,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确立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开发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探索教学模式,提出评价建议.通过“数学建模”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从行动中发现问题、调整改进,以期对校本课程开发和数学建模教学提供借鉴.本文研究的结论是:(1)开发“数学建模”校本课程的意义在于学生的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校的课程整合的需要;(2)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基础性、实践性与开放性;(3)“数学建模”校本课程宜采用片段式与整体式两种教学方式;(4)强调过程评价与多主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