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兴未艾,而网络小说中的身体景观纷繁复杂。本文旨在以玄幻仙侠类网络小说为中心,对网络小说中的身体书写进行研究,以期从身体的角度观察大众的审美文化变迁,推动网络文学及身体研究。
本论文共分五大板块。绪论部分第一节讨论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阐述了选题背景及缘由,第二节简要梳理了国内网络文学研究及国内身体研究现状,第三节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价值意义。
第一章以男频玄幻类网络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身体书写较为典型、深刻的网络男频小说《择天记》为中心展开具体分析(同时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兴未艾,而网络小说中的身体景观纷繁复杂。本文旨在以玄幻仙侠类网络小说为中心,对网络小说中的身体书写进行研究,以期从身体的角度观察大众的审美文化变迁,推动网络文学及身体研究。
本论文共分五大板块。绪论部分第一节讨论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阐述了选题背景及缘由,第二节简要梳理了国内网络文学研究及国内身体研究现状,第三节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价值意义。
第一章以男频玄幻类网络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身体书写较为典型、深刻的网络男频小说《择天记》为中心展开具体分析(同时辅以其他同类型网络小说予以论证),认为由于网络写手将电子游戏经验融合入小说的创作中,令小说中的身体叙事体现出游戏化的特征。这一特质首先体现在人物身体由弱到强的升级式叙事模式,其次体现在作者对小说人物身体的衣着、体质、疾患的自由设定及对血腥奇观身体场景的想象与构建之上。读者在小说世界中畅游,正如玩家在游戏中一般释放着生命激情,在这些想象与书写的背后共同体现出的,是对于人之生命力量的张扬。
第二章聚焦女频仙侠类网络小说中的身体书写特征,认为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女性身体活动空间的广阔性;2.女性对男性身体的凝视与消费;3.女性对自我身体的超现实想象。本章主要选取的是性别思考较为开明的网络女频小说《木兰无长兄》为个案,具体分析其身体书写中凸显的女性主体与性别意识。
第三章从身体视阈探讨网络玄幻仙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与新变。具体分析了网络玄幻仙侠小说与古典神魔志怪小说、新武侠小说与现当代小说在身体书写方面的异同。
结语部分一方面指出网络文学在身体呈现上的同质化、浅薄化问题,另一方面又认为网络小说自由恣肆的身体想象与变形,体现出对传统文学身体书写的一种接续,而这或许可以成为网络文学身体书写一个可能的突破路径。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汉语热”的大潮,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学习汉语。国内外许多组织和部门纷纷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大力推进海外华人学习汉语。菲律宾著名侨领陈永栽先生连续资助了十七届“中国寻根之旅”学中文夏令营活动,支持菲律宾华裔青少年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和文化。本次调查的对象为第十七届夏令营第一团到第五团的营员,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其语言使用和文化认同状况进行调查,并就菲律宾华裔的语言使用现状、语言态度及影响因素等问题展开讨论。调查发现: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基本都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他们在生活中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使用不同的
摘要:为了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德育实效性,实现德育目的,本文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究了“三维度+融入”模式下“三全育人”体系。该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通过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运行机制,构建了立体化的育人格局,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信息工程人才。 关键词:“三维度+融入” 育人模式 三全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钓鱼岛事件的发生激起了台湾青年的热血,点燃了他们沉郁已久的心。为了保卫国家领土主权不受侵犯,台湾青年们一改五六十年代虚无、消极的面容,纷纷投身保钓运动。其中的左翼青年在后期将钓运推向了祖国统一运动。本文选取了海外保钓运动中的一员统派健将——李渝,将文本与史料两相对照,分析她左翼思想生成与延宕的全过程。并以其为范本,试图还原出一代保钓左翼人士们投身革命,心向红色中国的精神履痕。
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李渝在革命前夜,即钓运发生之前所进行的文学创作。在这一阶段的文学创作中,李渝小说的现代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这个学习主体,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帮助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关键词:幼儿教育 现状 策略 一、幼儿教育的现状 很多家长对怎样才能赢在起跑线上,显得手足无措,外行的家长自有一套评定的标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形式语义相似的近义词,对于这些近义词的辨析也一直是汉语学习中的难点。“交际、交往、来往、往来、交流、交换”即是这样的一组词,我们称之为交际类动词。本文使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借助于国家语委语料库,从类联接、语义韵、语义特征等三个方面对它们进行考察。
通过考察各词右侧词语中的被修饰成分,我们发现“交际、交往、来往、往来、交流、交换”的类联接区别主要在NP类、VP类以及UP类,但它们的语义韵倾向都为中性。
通过分析各词左侧词语中的辅助成分以及动作主体,发现“交际、交往、来
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至今仍在舞台演绎。其历史悠久,艺术造诣颇高,不仅代表着莆仙一带的文化艺术成就,也传承着宋元南戏、明清传奇的遗韵。
历来莆仙戏的研究多关注于其与宋元南戏发生的关系,为南戏研究服务,这样就容易忽略莆仙戏成长过程的主动性,即莆仙戏的形成是积极地与外界产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所以在莆仙戏发展历程的研究中,还要挖掘其与外来戏曲声腔如梨园戏、潮剧、弋阳腔等发生的关系,使莆仙戏的研究更加全面。
首先,以历史的眼光对莆仙戏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除了肯定民间艺术积淀为莆仙戏的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并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改变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本文探究了信息碎片化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信息碎片化 网络素养教育 大学生 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碎片化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信息碎片化导致完整的信息被划分为数量巨大但是内容分散的信息片段,让信息本身出现了不全面的情况,所以
随着全球信息化节奏的加快,信息流动的范围和速度全面提升,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国际文化传播作为软实力建设的一部分越来越具备研究意义。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使媒介事件可以吸引全球媒介和受众的关注,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并在事件的直播中弘扬本国文化、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因此组织者可以通过策划全球性的文化事件来推进文化输出。由于其影响力能够跨越国界,而其提前策划的特性又往往能够有效地传播主办方的本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因此媒介事件是国际文化传播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观察点。
本文将文化符号学研究视角引入媒
摘要: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一种新型的老年人养老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符合,建立新型的养老模式,具有积极的社会与经济意义。本文分析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发展较成熟国家的现状,以及国内某些地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发展情况,研究了当前我国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对策,以促使我国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老年人 日间照料中心 社区发展 在我国,照顾老年人的问题越来
摘要:在全国高校围绕教学改革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背景下,本文从专业课教师的视角,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反思,提出在明确课程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以就业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旨在提高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 关键词:教育思想大讨论 教学活动 创新 一、深入领会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意义,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