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偏心支撑框架结构在建筑结构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耗能梁段作为结构的“保险丝”起着耗散地震输入能量减轻结构主要构件地震损伤的重要作用,是影响结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偏心支撑框架结构在建筑结构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耗能梁段作为结构的“保险丝”起着耗散地震输入能量减轻结构主要构件地震损伤的重要作用,是影响结构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地震作用下耗能梁段将先进入弹塑性,而梁、柱、支撑等结构主要构件保持弹性。然而传统耗能梁段是框架梁的一部分,耗能梁段在震后不易修复且代价较高。针对传统偏心支撑耗能梁段的诸多不足,将耗能梁段的腹板和翼缘相互独立,腹板采用低屈服点钢而翼缘采用高强钢,腹板通过螺栓与周边构件相连。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耗能梁段的截面尺寸与长度,在地震作用下低屈服点钢腹板屈服耗能,高强翼缘保持弹性。震后可仅替换腹板,腹板拆除后耗能梁段残余变形较小,结构可修复性能良好。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对4个新型耗能梁段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试件的抗震性能指标,包括滞回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耗能梁段具有良好的滞回耗能性能,并且耗能腹板完全屈服后,外框虽屈服但未屈曲,表明该新型耗能梁段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2)对耗能梁段试件进行了深入的数值模拟分析,将试验值与模拟值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此外,对耗能梁段的耗能规律、螺栓受力等进行了补充分析。(3)提出了新型耗能梁段的简化力学模型,通过对耗能梁段外框翼缘及耗能腹板的弹性变形计算,对耗能梁段的工程应用提供一些参考。(4)对耗能梁段进行了深入的参数优化分析,研究耗能腹板高宽比及其强度等级,以及外框翼缘加劲肋对耗能梁段变形性能和耗能性能的影响,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提供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弦支穹顶结构在强震下的性态和强震下的动力性能是结构分析中的重要课题。目前,理论上仍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计算模型中采用过于简单的钢材本构关系,从而导致动力失效模
随着水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追求高效绿色的污水处理技术。厌氧氨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型脱氮技术,它克服原有生物脱氮技术的高能耗、低效率、CO2排放量大等
由于轻质高强材料和大跨结构在车站、体育场看台和健身房等公共建筑的应用,楼盖体系的竖向自振频率越来越低,质量和阻尼也越来越小,有节奏运动引起的楼板振动舒适度问题日益
建筑倒塌破坏时材料自身缺陷带来的影响一直是结构设计中的盲区,因为材料的随机性与各向非均质性给设计初期去控制这个指标带来了难度。从512绵竹与都江堰的现场观察来看,很
高速铁路对线下基础的沉降特性及承载力要求很高,桩基础沉降比较小,而且较为均匀,因而被广泛采用。但是由于钻孔灌注桩存在固有缺陷(桩底沉渣和桩侧泥膜),导致桩端阻力和桩侧
本文以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为研究背景,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裂隙岩体在热一水耦合作用下的特征。主要工作包括:(1)大尺度裂隙岩体模型。利用采自甘肃北山的18块
电力系统是生命线工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状态关系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能否正常进行。然而,电力系统分布广大、组件复杂的特点,决定了它容易遭受地震破坏。电力系统一旦发生破坏,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次生灾害,同时也给震后应急救援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分析电力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网络的工作性能,是减轻地震灾害影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电力系统震后连通性和可靠性开展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介绍图论中图
多重组合剪力墙的抗震研究,国内外学者和工程界一直十分关注。本文结合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抗震设计的需要,对该工程中核心筒的墙体进行了抗震性能研究,为该工程的合理设计提供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并以此作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未来十几年内,北京浅层地下空间将得到充分开发,并向深层地下空间发展,北京地区已经迎来了
在轻骨料混凝土中使用轻砂代替普通砂配制成的全轻混凝土,相比轻骨料混凝土它不仅具有较低的表观密度,而且兼有轻骨料混凝土的一些优点,如轻质高强、保温、隔热、隔音及良好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