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水对北京地铁十号线隧道开挖的影响分析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并以此作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未来十几年内,北京浅层地下空间将得到充分开发,并向深层地下空间发展,北京地区已经迎来了地下空间建设的高潮。其中,地铁的建设将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点。在相互交错的地铁隧道在施工中,不可避免的是隧道的埋深将会越来越深,这样施工中就可能遇到浅层开挖很少遇到的承压水。对承压水的考虑不当可能引发突水,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   本文结合北京地铁的施工情况,通过采用GEO-STUDIO系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承压水对地铁地下结构的影响,并对施工中遇到承压水时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把基坑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传统的计算基坑隆起的公式进行了比较。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对4m水头承压水作用下隧道底板隆起曲线的分析,提出在这种条件下承压水对地铁隧道的影响范围为隧道中心左右各约4.5m。   2、根据最大主应力等值线图可知,在底板承压水作用下,隧道底板因为开挖出现较大拉张区域,随着隧道底板隔水层厚度的增加其影响的区域逐渐减小。   3、在承压水水头压力为4m时,通过对不同隧道底板夹土层厚度的模拟分析,得到隧道底板隔水层在4m以上后,承压水对隧道顶板的影响就相对减缓。说明承压水对隧道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   4、模拟研究了承压水对地铁深基坑的作用,并将结果与传统的公式进行了比较,认为传统的计算基坑隆起的公式在考虑承压水时存在不足。
其他文献
重组竹又称重竹,是将竹材加工成长条状竹篾、竹丝或碾碎成竹丝束,经干燥、施胶、组坯、热压而成的一种强度高、规格大、具有天然竹材纹理结构的新型竹材人造板。胶合木是将厚
近年来,随着结构荷载等级的提高,桥梁、吊车梁等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年限的延长,结果导致结构损伤增多,结构自身的承载力下降,使用性能逐年恶化。需要一种即经济又有效的加固
弦支穹顶结构在强震下的性态和强震下的动力性能是结构分析中的重要课题。目前,理论上仍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计算模型中采用过于简单的钢材本构关系,从而导致动力失效模
随着水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追求高效绿色的污水处理技术。厌氧氨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型脱氮技术,它克服原有生物脱氮技术的高能耗、低效率、CO2排放量大等
学位
由于轻质高强材料和大跨结构在车站、体育场看台和健身房等公共建筑的应用,楼盖体系的竖向自振频率越来越低,质量和阻尼也越来越小,有节奏运动引起的楼板振动舒适度问题日益
建筑倒塌破坏时材料自身缺陷带来的影响一直是结构设计中的盲区,因为材料的随机性与各向非均质性给设计初期去控制这个指标带来了难度。从512绵竹与都江堰的现场观察来看,很
高速铁路对线下基础的沉降特性及承载力要求很高,桩基础沉降比较小,而且较为均匀,因而被广泛采用。但是由于钻孔灌注桩存在固有缺陷(桩底沉渣和桩侧泥膜),导致桩端阻力和桩侧
本文以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为研究背景,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裂隙岩体在热一水耦合作用下的特征。主要工作包括:(1)大尺度裂隙岩体模型。利用采自甘肃北山的18块
电力系统是生命线工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状态关系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能否正常进行。然而,电力系统分布广大、组件复杂的特点,决定了它容易遭受地震破坏。电力系统一旦发生破坏,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次生灾害,同时也给震后应急救援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分析电力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网络的工作性能,是减轻地震灾害影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电力系统震后连通性和可靠性开展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介绍图论中图
多重组合剪力墙的抗震研究,国内外学者和工程界一直十分关注。本文结合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抗震设计的需要,对该工程中核心筒的墙体进行了抗震性能研究,为该工程的合理设计提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