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胃相关性慢性咳嗽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eier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现代医学逐渐认识到慢性咳嗽尤其是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与胃、食管等的联系,而此类咳嗽一方面常常给患者造成长期的痛苦,另一方面由于检查和治疗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而且即使能够确诊,仍存在西药耐药、停药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而从《黄帝内经·素问》开始中医药学就已经认识到咳嗽肺胃之间的联系,但是对此类咳嗽目前中医尚无统一的认识,而我们认为此类咳嗽属于肺胃相关性慢性咳嗽的范畴,因此从中医学角度系统研究肺胃相关性咳嗽的临床特征和有效治疗方法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由三部分组成,现摘要如下。第一部分基于因子分析的肺胃相关性慢性咳嗽的中医临床特征研究[研究目的]探索肺胃相关性慢性咳嗽的中医临床特征。[研究方法]共观察符合中西医咳嗽诊断标准同时伴有胃系症状患者的慢性咳嗽病例83例,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19.0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从症状、特征中寻找能够描述疾病主要特征的公因子,并结合专业知识给予解释,总结肺胃相关性慢性咳嗽的中医临床特征。[研究结果]共得到九个公因子,F1病位在肺胃,病机肺胃蕴邪,升降失和,气机上逆,特征值25.401%;F2病位在肝肺胃,主要病理要素为燥邪,病机肺胃蕴邪,肝胃不和,肝郁化火,横逆犯胃,兼之燥犯肺胃,肺胃津伤,特征值11.095%;F3主要病机痰瘀内阻,特征值7.969%;F4病位肺胃,病机肺气壅塞,胃气上逆,特征值7.066%;F5病位在肝肺,病机痰浊内阻,肝气郁滞,气机不畅,特征值6.455%;F6病位肝肺,肝失疏泄,脾胃气虚,特征值5.878%;F7病位在肺,病机气虚,卫表不固,特征值5.756%;F8病位在肝胃,肝胃不和,气机升降失常,肠腑不通,特征值4.507%;F9病位在咽喉,气机上逆,上攻于咽,特征值4.177%。[结论]从临床特征上呈现出:1)肺胃相关性慢性咳嗽病性多属于内伤及内伤基础上的外感咳嗽,核心病机是肺胃蕴邪,升降失和,气机上逆。2)病位在肺胃,与肝关系密切。第二部分导师肺胃相关性慢性咳嗽的临床用药分析[研究目的]探索导师治疗肺胃相关性慢性咳嗽的临床用药规律并通过用药佐证研究一的结论。[研究方法]共纳入导师专家门诊符合中西医咳嗽诊断标准且病程大于8周的慢性咳嗽病例共222例,其中肺胃相关性咳嗽患者83例,其他咳嗽患者139例,应用Microsoft office2010中文版组件Access2010建立数据库,将导师的临床处方用药录入数据库,然后导入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应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1频数分析导师治疗慢性咳嗽不论有无胃系症状,使用率均超过15%的用药当中两组均出现的药物包括32味。其中党参、厚朴、姜半夏、前胡、全蝎、生艾叶、生石膏、苏梗、苏子、炙麻黄、枳壳、枳实两组使用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全蝎、生石膏、炙麻黄有胃系症状组使用率明显低于无胃系症状组;而党参、厚朴、姜半夏、前胡、生艾叶、苏梗、枳实、枳壳有胃系症状组使用率明显高于无胃系症状组(P<0.01)。郁金两组有胃系症状组高于无胃系症状组(P<0.05)。而知母、白芍、百部、北沙参、贝母、柴胡、赤芍、黛蛤散、丹参、瓜蒌、桂枝、黄芩、椒目、金沸草、牛蒡子、射干、苏叶、杏仁、紫苑两组间使用率无差异(P>0.05);用率超过15%的用药当中有胃系症状组独有的8味包括黄连、熟大黄、吴茱萸、炙甘草、生白术、当归、芦根、干姜;而无胃系症状组独有的11味包括白芷、丹皮、荆芥、羚羊角粉、桑叶、生甘草、蝉衣、玄参、天麻、川椒、五味子。2聚类分析肺胃相关性慢性咳嗽用药聚8类,第1类,苏子、苏梗、枳壳、枳实、前胡、瓜蒌、厚朴、金沸草、郁金——肃降肺胃,消痞除胀,理气宽胸散结;第2类,贝母、知母、黛蛤散——清肺热,润肺燥;第3类,白芍、赤芍、椒目、全蝎、炙麻黄、石膏、射干、干姜、生艾叶、炙甘草——温肺散寒,化饮止咳平喘,养血柔肝;第4类,熟大黄、丹参、白术、当归——活血润肠通便;第5类,牛蒡子、北沙参、芦根——养胃阴生津止渴,利咽散肿;第6类,杏仁、百部、紫苑——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第7类,苏叶、党参、桂枝、黄芩、柴胡、姜半夏——健脾益气止咳,调畅三焦;第8类,黄连、吴茱萸——清泻肝火、和胃降逆。[结论]1肺胃相关性慢性咳嗽患者用药中理气通降类用药多于其他咳嗽患者,而疏风解表化痰药物少于其他咳嗽患者,也说明肺胃蕴邪,升降失和,气机上逆是肺胃相关性慢性咳嗽的主要病机。2导师治疗肺胃相关性咳嗽的主要用药特点:善于把握主要病机状态,辨别内伤基础上的外感和内伤发病,重视对药及角药的配合,以肃肺降胃为纲,同时兼顾肝与肺胃的关系,兼以润燥、化痰、疏肝等法。第三部分应用肃降肺胃法治疗肺胃相关性慢性咳嗽胃气上逆证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探索应用肃降肺胃法治疗肺胃相关性咳嗽胃气上逆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共纳入慢性咳嗽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中药治疗组病例脱落1例,实际观察59例;西医治疗组的病例脱落3例,实际观察57例。中药组给予肃降肺胃方治疗:杏仁9g知贝母各10g瓜蒌30g苏子梗各15g赤白芍各12g枳壳实各12g厚朴10g前胡15g百部10g紫苑15g合方煎成200ml(100ml/袋),每次口服100ml,2次/d(早晚饭后30min服用);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 Qd po,多潘立酮10mg tid po,饭后服用;观察周期6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咳嗽、反酸、嗳气、咯痰、口咽干燥等主要症状,并评分记录,同时莱彻斯特问卷治疗前后患者各填一次,症状缓解后随访3个月,观察慢性咳嗽复发情况。[研究结果]1从中医角度评价疗效,中药组总有效率94.9%,与对照组54.4%比较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症状疗效评定可以看出两组比较中药组治疗咳嗽症状的有效率79.7%和治疗暖气症状的81.4%分别优于对照组治疗的49.1%和68.4%,;治疗反酸症状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2.9%、68.4%,经统计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通过自身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单个症状均较疗前有改善,经过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患者咳嗽、暖气、咯痰、口咽干燥、胃胀、胃脘嘈杂比较中药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而反酸、胸闷气短、胸痛治疗后比较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P均>0.05)。以咳嗽症状减少一个等级作为缓解标准,中药组患者咳嗽症状开始缓解的时间14.01±4.99天明显少于对照组24.49±1.48天(P<0.01)。2从LCQ评分评价疗效,两组患者疗后LCQ评分、生理、社会维度评分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1;两组患者LCQ评分、生理维度评分变化值组间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社会维度评分变化值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心理维度评分变化值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肃降肺胃法治疗肺胃相关性慢性咳嗽有效而且安全。结语整个研究通过对临床特征和导师用药进行分析发现肺胃相关性慢性咳嗽的核心病机是肺胃蕴邪,升降失和,气机上逆,并通过临床研究以肃降肺胃法为纲组方治疗肺胃相关性慢性咳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用现代统计方法客观的从病机、治法、方药等中医学角度研究了肺胃相关性慢性咳嗽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并通过随机对照研究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他文献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存在自身发展的弱质性和生产过程的特殊性:既要面对自然风险、技术风险,义要面对市场风险。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性、超小规模生产使农业风险管理能
目的:为了国家能更规范地管理消毒产品、为了医院、卫生所等地能够依照科学的理论依据来改善消毒技术,来分析不同剂型的二氧化氯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
有了真问题才有真学问卞悟何清涟君的《现代化的陷阱》书稿我曾有先睹之快,并受她之托写过卷首的《导读》。虽然在该书大陆版中这篇文字未能面世,但主要内容已另成文发表。我的
日本是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从文化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传统文化的惯性非常大的国家。日本男女的分工相对明确。在男性占据统治地位的传统家庭中,父亲或丈夫具有很高的权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于2005年10月2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进行了第三次修订。修订后的《公司法》在公司资本制度的变革上实现了一
<正>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被单位派往河北山区参加整党,在无数个寂寥的山野之夜,陪我消磨时光的是一本流亡者的闲书——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这部不长的长篇小说,
目的评价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使用高压氧治疗1次/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
将音乐融入美术教育是艺术学科综合探索的开始,其意义在于使音乐智能作为发展学生美术能力的一种推动力和课程资源,学生能够通过音乐各元素与美术教育各环节的结合更广泛、更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浪漫乐派、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和声浓重、丰满,既继承了古典时期大小调体系功能性和声语言的精髓
现代意义上的怀旧不再局限于思乡念故的消极情绪,而成为了个体普遍存在的情感体验。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使得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青年人的怀旧问题也日益显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