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淀粉样蛋白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同型半胱氨酸对其影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jin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受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作用的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方法:   取大鼠主动脉段,体外进行培养,分别加入不同浓度Aβ1-40和同型半胱氨酸,光镜下观察细胞数量及形态,利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及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SOD以及H2O2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以及过氧化氢产生情况。   结果:   (1)光镜下观察可见,Aβ1-40、Hcy 与血管平滑肌共同培养时细胞较Aβ1-40单独作用时明显减少。   (2)MTT 结果显示Aβ1-40 抑制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并可致其凋亡,在有同型半胱氨酸存在的时候,Aβ1-40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促进凋亡作用都有所增加,此作用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   (3)SOD活力以及H2O2检测示Aβ1-40、Hcy共同作用时SOD 活力以及H2O2 含量较Aβ1-40单独作用时明显增加。   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对于β-淀粉样蛋白1-40所致的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有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艺术家对光影的感受力特别敏锐,但不论是画家或摄影师,对光与影的画面的捕捉都是静态的,画笔或者镜头背后营造的真实,观看者必须有能力感受到画面的感染,酝酿出足够的想象力
一切有益的学校教育应该都是真、善、美的教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应该是使人具备渊博的学识修养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也即达到
实验的改进是值得探索的课题。有些实验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有的实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初中化学部分实验予以改进是非常必要的。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化学实验的
目的:心肌缺血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的病生理基础,而急性心肌缺血则会导致死亡率较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如不及时
“一带一路”是创新之路,更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之路.“一带一路”战略使区域经济实现新的增长极.在此背景下,我国技术转移转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文章列举并分析了
思想品德课理论性强,教学方法的选择就尤为重要。与单纯的课堂讲授法相比,科学合理地应用案例进行教学,能把真实而典型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孤立性心房扑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后房扑房颤发生情况及房颤发生决定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房扑消融后的患者。
目的:检测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角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使用碱烧伤诱导左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将25只S
解读文章的过程是解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章总是有着很多的“空白点”和“不确定点”.所以,读者阅读鉴赏的过程就有着
所谓教学,即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技术与技能组织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质量,就是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绩。质量上去了,就肯定了教学,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