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梯度下高压直流电缆绝缘及附件复合绝缘空间电荷演化机制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n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挤包绝缘高压直流电缆及附件的国产化需求已迫在眉睫,长期限制其绝缘发展的难题为空间/界面电荷积聚问题,该问题是导致绝缘失效的源头,空间/界面电荷积聚会造成局部电场畸变,引发局部放电,加速绝缘老化和导致绝缘击穿,严重威胁电缆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对空间电荷演化机制的模糊认知是制约其绝缘发展的瓶颈,空间电荷特性研究已被视为高压直流电缆及附件绝缘设计和评估的关键基础。高压直流电缆实际运行中,电缆导体中流经负载电流产生的焦耳热会在绝缘层内形成内高外低的温度梯度,当前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恒温条件,未考虑温度梯度效应。本文针对温度梯度下高压直流电缆及附件复合绝缘空间/界面电荷积聚特性和输运机理的研究尚需完善,温度梯度对其空间/界面电荷行为影响机理的研究尚不明确,缺乏温度梯度下纳米改性附件复合绝缘界面电荷调控的研究等问题,以高压直流电缆绝缘及附件复合绝缘为研究对象,以电声脉冲(pulsed electro-acoustic,PEA)法实验测量,电-热多场耦合下载流子输运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为手段,开展了电-热多场耦合下直流电缆绝缘稳态和暂态过程空间电荷分布特性,电-热多场耦合下直流电缆绝缘/附件绝缘双层介质空间/界面电荷分布特性和温度梯度下纳米改性其双层介质界面电荷分布特性等的研究。本文基于全尺寸直流电缆PEA空间电荷测量平台,通过控制流经电缆导体的负载电流以实现电缆绝缘层可控的温度梯度,测量了温度梯度下直流电缆空间电荷时空分布特性,研究了温度梯度对其空间电荷积聚的影响,研究发现温度梯度的增加强化了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界面处的电荷注入,导致了其注入电荷更多地向绝缘体内扩展,同时促进了绝缘层-绝缘屏蔽层界面附近更多异极性电荷积聚。联合同轴结构下的双极性电荷输运模型和杂质离子输运模型,建立了电-热多场耦合下高压直流电缆绝缘稳态和暂态(电压极性反转)空间电荷仿真模型,获得了高压直流电缆厚绝缘稳态-暂态-稳态过程转换期间空间电荷和电场时空分布的演化规律,揭示了极性反转时间和温度梯度对其空间电荷行为及电场畸变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挤包绝缘高压直流电缆厚绝缘内部最大暂态场强出现在电压极性完全反转的初期,位置位于导体屏蔽层和绝缘层之间的界面附近;更高的温度梯度和更长的极性反转时间均会加剧最大暂态场强,导致了更严重的电场畸变,负载电流1000 A下,极性反转时间120 s时的最大暂态场强畸变率分别为30 s和6 s的1.21倍和1.35倍;更高的温度梯度也导致了最大稳态场强在电压极性反转前后均发生更严重的畸变。极性反转时间120 s时,负载电流1000 A下其最大暂态场强畸变率分别为极性前/后最大稳态场强畸变率的2.31倍和1.81倍,而负载电流800 A下其最大暂态场强畸变率分别为极性前后最大稳态场强畸变率的2.16倍和1.75倍。基于PEA双层介质压力波产生和传播特性和温度梯度对压力波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温度梯度下双层介质PEA空间电荷表征信号恢复方法,同时基于可控温度梯度切片PEA测量系统获得了温度梯度下双层介质空间/界面电荷时空分布特性,研究了温度梯度对其空间/界面电荷积聚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界面电荷量则随温度梯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联合双极性电荷输运模型,杂质离子输运模型和表面态,建立了电-热多场耦合双层介质空间电荷仿真模型,与相同直流电场和温度梯度下PEA双层介质空间电荷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其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获得了温度梯度下双层介质空间电荷和电场分布特性,揭示了温度梯度对电荷行为和电场畸变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此模型可很好地再现温度梯度下双层介质空间/界面电荷行为;温度梯度下,双层介质内最大场强均出现在高温侧介质体内靠近绝缘界面区域,且温度梯度的增加导致了更严重的电场畸变,20 kV/mm直流场强下,温度梯度(ΔT=35℃)下最大场强畸变率分别为温度梯度(ΔT=15℃)和无温度梯度(ΔT=0℃)时的 1.21 倍和 2.53 倍。研究了温度梯度下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纳米炭黑(carbon black,CB)掺杂硅橡胶(silicone rubber,SR)双层介质界面电荷积聚特性,获得了温度和纳米掺杂浓度对CB/SR纳米复合材料直流电导和介电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纳米掺杂浓度和温度梯度对其空间/界面电荷积聚的影响,揭示了温度梯度下其界面电荷的调控机理。研究发现,25℃-65℃温度下1.5 wt%CB/SR纳米复合介质均具有最小稳态电导电流值;无温度梯度(ΔT=0℃)和温度梯度(ΔT=35℃)下,掺杂浓度为1.5 wt%时CB/SR纳米复合材料与XLPE材料所形成的绝缘界面处均存在最少的空间电荷积聚量,但温度梯度效应削弱了1.5 wt%掺杂浓度下其界面电荷积聚的抑制效果;可基于纳米复合材料中介电双层和多核界面模型解释温度梯度下其界面电荷调控机理。
其他文献
本文围绕近代江南民间刺绣图案的研究主体,分析了刺绣图案在江南地域环境、产业基础、市场经济背景下多种社会人文因素糅合所形成的风格样式,对在载体上的应用特征、审美中的情感表达、生活礼俗中应用的社会功能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并结合近代中西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背景,探讨了近代江南民间刺绣图案审美转变的动因以及融合发展的机制和经验,从微观层面揭示近代中国图案装饰的流变发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近代江南民间刺绣
国内外学者在针对NOx排放的后处理技术研究中,分析了影响NOx转化效率的诸多因素,也提出了很多降低NOx排放的措施和方法,但国内在非道路柴油机后处理系统NOx排放控制及高硫探测方面的系统性研究不够深入,难以覆盖非道路应用带来的更严格的要求,有必要针对非道路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NOx排放控制以及其高硫探测进行研究。论文研究非道路四阶段柴油机后处理系统NOx排放控制及高硫探测,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
生产电解锰过程中产生的一部分硫含量超标的电解锰称之为电解金属碎锰。碎锰分为两种:一种是硫含量在0.1%~0.15%范围内,称之为低硫电解碎锰;另一种硫含量在1.3%~1.6%之间,称之为高硫电解碎锰。采用电渣重熔工艺用水冷铜电极重熔精炼电解金属碎锰,能够稳定脱除硫的同时避免渗碳和耐火材料炉衬的侵蚀。渣系成分是电渣重熔工艺中影响重熔金属冶金质量至关重要的参数。在冶金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脱氧剂来降低熔渣
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因其相较于重金属类室温磷光材料而言具有廉价、易制备和低生物毒性的优势,在新型发光二极管、传感分析、信息存储与防伪技术和生物成像上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其中,开发适用于生物分析和生物成像技术的水相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更是近年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自2010年以来,大量的固相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研究表明,分子间和分子内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对高效纯有机室温磷光发光过程起到重要作用,为水相纯有
三元稀土铝锗化物RAlGe(R=稀土)作为新型外尔半金属候选材料之一,由于其独特的能带结构和特殊的原子空间排列方式而表现出复杂的磁性、优异的电子输运和负磁电阻效应等奇异的物理性能,在未来开发能耗更低、集成度更高、功能性更强的电子器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该材料体系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还存在晶体结构不明确、电磁响应数据缺乏以及结构一性能关联性未知等科学问题有待研究。本篇论文采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熔
利用太阳能将过量的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碳氢燃料,是应对全球变暖和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策略。六方硼碳氮(h-BCN)作为一类新兴的类石墨结构非金属半导体,其化学组成灵活多样,能带可调控性强,是极具潜力的CO2还原光催化剂。由于B、C、N在平面内的排布方式多样,h-BCN存在石墨烯/h-BN“拼接”的分相结构和元素分布较为均匀的非分相结构,结构的不同导致性能差异较大。分相h-BCN易于合成,但电荷迁移
镁碳耐火材料作为转炉出钢口首选材质,其服役性能与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到转炉作业率和生产安全。在服役中,由转炉周期性的冶炼和出钢所引起的循环冷热冲击是导致其损毁的重要原因。为满足转炉出钢口长寿化的要求,深入理解镁碳耐火材料的断裂行为并提升其抗热震性成为出钢口的发展方向。通常,调控碳含量和颗粒级配是提高镁碳耐火材料抗热震性的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但调节碳含量或颗粒级配前后,镁碳耐火材料破坏过程中的能量耗散和
太阳能产汽技术作为太阳能热利用的新兴研究方向,在近十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其在海水淡化、废水处理、蒸馏灭菌及蒸汽发电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而采用纳米流体作为吸热工质体吸收太阳能是目前提升光-热-蒸汽转换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工质中纳米颗粒能够与太阳光作用触发等离激元效应,从而提高其对入射光能量的吸收,同时由于纳米颗粒的大比表面积和尺寸效应,可显著提升工质换热能力。然而,其在光热转换过程中与水体进行热交
近年来,可供耐火材料企业使用的矿物原料在品位和质量上持续下滑,这使得高纯原料的生产成本不断提升。为寻求成本和性能之间的平衡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耐火材料成分设计时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于性价比更高的原料。尽管诸多研究指出耐火原料中的杂质会显著地影响耐火材料的服役性能,但目前对杂质元素在耐火材料中作用机理的认识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不定形耐火材料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鉴于此,本工作以活性氧化铝微粉为研究对
单分子是发挥生物分子功能、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小单元。单分子检测具有实时性和高灵敏度,能够揭示单个分子的特性,帮助理解分子相互作用机制,并获得传统方法难以得到的反应细节。因此,了解单分子检测的研究对象,设计相应的研究方法并开发研究平台,对于认识自然、促进人类健康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首先针对分子电子学领域构筑稳定的原子/分子结的难点,提出了利用柔性的纳米微滴管探针稳定原子/分子结,并深入研究了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