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同中国山水相连,世代相邻,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十分密切。在古代,中国文化对朝鲜文化影响甚深,从中国传过去的儒学、佛教、道教等思想文化均对朝鲜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朝鲜不但仿效中国的典章制度,而且还习汉文、书汉字,故朝鲜就被古代中国称为“君子之国”、“礼仪之邦”,而朝鲜朝时期也自称“小中华”,以将自己区别与其它未开化的所谓“野蛮民族”。这同朝鲜朝社会的儒教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以朱子学为代表的新儒学发兴于北宋,到南宋时期基本定型。元朝时,朱子学被推崇为官方认可的儒学,即上升为统治阶级的统治理念。以此为契机,朱子学成为元明清三个朝代的统治理念。治国安邦均以朱子学为准绳。而元朝与高丽王朝关系甚为密切。大约13世纪开始,朱子学在朝鲜得到了实质性的传播并逐渐代替佛教成为国家的统治理念。在朝鲜王朝时期(1392-1910),学者和官员长期致力于朱子学的学习和研究,使朝鲜朝的朱子学成为具有朝鲜特色的性理学。朝鲜朝的统治阶层更是花费很大的努力使朝鲜王朝社会建设成名符其实的儒教国家。这在东亚儒教圈中是非常突出的一个社会现象。各种礼制的建立和完善,亲族关系的调整,女性社会地位的重新定位等等非常深刻地影响了朝鲜社会的社会结构,堪称是东亚儒教圈中一大社会变革,甚至可称之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革命。主要表现在:首先,从“礼”的层面上着重落实冠、婚、丧、祭、乡礼等方面的儒教之礼;其次,亲族关系上严格实行嫡长制等来维护儒教式的家庭关系;还有,女性的社会地位严格实行儒教之礼。通过这种变革朝鲜王朝社会成为较为典型的儒教国家。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朝鲜朝时期学者对朱子学的研究,更应该深入研究朝鲜朝的统治阶层如何运用儒家学说来改革社会的实践。这对我们把握儒家学说的实践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简要勾勒本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主要阐述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的从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第三章是简要介绍朝鲜朝的朱子学者研究朱子学的的历史过程,并阐述朱子学如何成为朝鲜朝的统治理念。第四章是分析朝鲜朝的统治阶层如何把朝鲜朝社会儒教化的问题。主要是从冠婚丧祭以及乡礼等儒家之礼的实践、亲族关系以及女性的社会地位;第五章则是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