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水杨酸的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与合成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oney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植物生长和激发抗性的过程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SA激发植物抗性的过程复杂,目前仍缺乏简便有效的方法对内源性SA进行实时的跟踪监测。荧光分子探针技术具有选择性高、检测极限低、实时检测等特性,而且具备检测内源性小分子的能力,是研究SA调控机制的理想方法。SA与Cu2+具有较好的亲和作用,而且SA可以通过与Cu2+络合的方式与蛋白进行结合。因此,我们试图利用含有Cu2+的络合型探针来检测SA。首先,设计对Cu2+具有较高亲和作用的荧光团配体;然后,利用该配体与Cu2+形成稳定的络合型探针;最终,利用该络合型探针对SA进行实时的跟踪检测。基于上述思路,本论文以罗丹明B为报告基团,通过环化和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双酰肼(胺)及硫脲结构的荧光分子探针。通过对双酰肼取代基的改造,探针3实现了通过调控其与Cu2+的作用方式对SA、S2-以及Cu2+进行多功能检测的目的。Cu2+在不同识别过程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在甲醇溶液中,Cu2+与探针3通过简单混合后形成的组装体对SA表现出明显的荧光选择性,加入SA后体系荧光增强倍数(约15倍)为其他竞争离子的5倍;在乙腈溶液中,探针3与Cu2+形成的络合型探针3-Cu对S2-表现出良好的荧光选择性,加入S2-后体系由紫色变为无色,荧光强度被猝灭约20倍;且该络合型探针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通过反复加入Cu2+,探针重复使用4次后依然对S2-表现出较好的识别效果。而在甲醇与乙腈的混合溶剂中,Cu2+能够促使探针3分解为罗丹明B,体系荧光增强达400倍以上且具有良好的裸眼识别效果,此外,探针3对Cu2+的检测极限达3 nM,且对浓度为1-10mM的Cu2+具有定量检测功能,表明探针3对Cu2+具有良好的荧光选择性和灵敏性。通过对探针3进行结构优化,探针4在保持了对SA、S2-以及Cu2+具备多功能选择性的同时,其检测灵敏度较探针3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探针4对Cu2+的检测极限仍能达到4nM,此外,探针4-Cu与SA作用后体系荧光强度增强约55倍,与S2-作用后体系荧光强度降低约45倍且重复使用5次后仍对S2-表现出较好的荧光及裸眼识别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定语从句是高考英语语法学习中的一大难点,也是高考中从未间断过的一个语法点。它是英语的各种复合句中比较复杂的语法项目。它涉及到对句子的理解,句子成份的分析,如何选用关系词,同时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词有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他们在从句中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表示时间、有的表示地点,还有的表示原因;有的在从句中做主语、有的做定语、有的做宾语等。本文将就高考复习中定语从句常见问题的解决做归纳分析。 
摘 要: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通信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际交往手段,其发展的方向也越来越多元化、现代化。为了适应目前科技网络的发展需要,我国对移动通信技术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而5G移动通信技术就是目前的主要改革方向之一。通信手段和设备已经成为我们目前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因此,5G移动通信的发展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通信产业做出了巨大
【摘要】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用动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便成了我们音乐教师应该追寻和探讨的目标。  【关键词】音乐 灵性 素质 开放 媒体 情感 体验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
摘 要:近些年,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由此单片机的应用也越来越熟练。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就是由单片机和简单的借接口电路联系在一起形成的,这项应用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希望能够认识到单片机的优势,同时也分析了它的不足之处,使它能够被广泛地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单片机;最小系统;应用;特点  当前,单片机被广泛地应用,因为它体积比较小,价格相对较低,性价比非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其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育也开始普及。然而,由于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开发速度很快,很多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面对计算机仍感觉一片陌生,无从下手。这种现象分析起来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所教学的内容与工作实际应用有所差距;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知识无法得到自我更新升级,因此,面对一些新的应用软件无从下手。归结起来,计算机教学内容是永远无法超前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