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吸离心泵叶片数及叶轮形式对泵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samuraitru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吸离心泵具有单机流量大、结构简单等特点,是泵类产品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国内目前生产的双吸泵在实际运行时的效率较发达国家低十个百分点左右,为此,有必要对国产双吸泵进行研究和技术改造,以改善其水力性能。本文以1200S56型双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该双吸泵的内部流动,对比模拟值与试验值,最后认定通过所做的数值计算来研究泵的性能是有可行性的。由于双吸离心泵叶片数的恰当选择是提高泵水力性能的重要方法,选择建立不同叶片数的叶轮流道实体模型(原设计叶片数为6,新建叶轮叶片数为5和7),与建好的其他过流部件的模型分别组装,利用CF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最后进行分析比较。通过研究叶片数的改变对该双吸泵性能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如下:1.随着叶片数的增大,双吸离心泵的扬程也增大。双吸离心泵在同一叶片数情况下,随着流量的增大,扬程逐渐地减小,在大流量区的时候流量扬程曲线陡降;同时,随着流量的增大,双吸泵的效率逐渐变大,但在设计工况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小。不同叶片数的效率情况也不同,6个叶片时效率要比5个和7个叶片数的要高。这是因为双吸泵叶片数越多,会使得叶片对过流流体产生越强的控制力。但是叶片数如果过多,叶轮的过流面积值过小,其排挤系数过于大,也不利于提高泵的性能。2.双吸离心泵叶片数为6时,叶片工作面和背面的压力分布更好,在设计工况时负压区面积较小,没有在进口处出现散乱的低压区,大流量时6叶片双吸泵的低压区也较小,相对其他两种叶片数时流动情况较好。其压出室的压力分布更均匀,这样对压出室的结构受力更有利。同时,由于叶轮形式对泵的性能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对交错叶片做定常数值分析,研究叶轮形式(叶轮对称排列和交错排列)对双吸离心泵的影响,研究得出:1.随着流量的增大,两种叶轮形式双吸离心泵的扬程都减小。在小流量时交错叶轮的扬程大于叶轮对称排列时的扬程,而在大流量时刚好相反,叶轮对称排列的扬程要大,在设计工况下叶轮对称排列时的扬程大于交错排列的扬程。流量增大的同时,两种叶轮形式双吸泵的效率也都增大,而且效率在设计工况下达到最大值。小流量时叶轮交错排列的双吸泵效率均低于对称排列的效率,大流量时相反,且在设计工况时交错排列的效率要比对称排列时的大。所以双吸泵如果在设计工况或大流量工况下运行时,同时也不要求太大的扬程,则叶轮交错排列的双吸泵是最佳的选择。2.设计工况时,叶轮对称排列和交错排列时,叶轮的压力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叶轮对称分布时,低压区较大,高压区所占部分较小;而交错排列叶轮的出口位置压力相对较高,叶片进口处低压区面积较小。而低压区容易发生气蚀现象,从这方面来讲,交错叶轮要比对称叶轮好。交错叶轮叶片工作面和背面的压力分布要更好,而对称叶轮在叶片进口处出现局部最小压力且分布非常散乱,这对泵的运行极为不利,容易发生气蚀。
其他文献
白嘉轩是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的主人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白嘉轩,是传统文化的化身,承载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性在他身上得以体现。
食品中遇到的一切物质几乎都可直接或间接地作为抗原 ,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后发生肉眼可见的凝聚或沉淀反应 ,这一基础使得免疫学技术在食品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
<正>火花,即火柴盒上的帖画,是火柴的商标,被誉为“民间名片”。据说火花一词是借用唐代诗人苏味道《观灯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而得名。世界上第一枚火花“沃克牌”
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对氨基核苷嘌呤霉素(PAN)诱导的大鼠慢性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蒙诺对照组、肾炎康复片组,利用PAN诱导大鼠肾病综合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 Ni0.8Co0.15Al0.05O2,溶剂分别采用水、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通过TG/DSC进行样品的热性能分析,确定样品的烧结条件为550℃预处理
流行性传染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其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危害性大、社会影响大等特点,而被各级政府和医疗、防疫部门所重视。本文就近几年来我国常见流
<正>"导数"作为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进入高中新教材,给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内容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它是联系多个章节内容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工具,高考试卷命题者必
探讨系统功能文体学的研究方法,认为功能文体学研究开始主要从单因素角度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后来发展到从多因素的角度进行研究,将来要向更具实证特点的方向发展,其可采用的方
<正>作文教学历来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上好作文课,必须讲究教学艺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
高校外语专业的第二外语课程由来已久,它量大面广、性质特殊,在对外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有着重要作用。目前,第二外语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双方对这门课程的定位认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