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尤其症状隐匿的亚临床感染广泛存在。目前已经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主要因素。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目前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是导致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对宫颈HPV感染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因而发挥中医药优势,研制开发有效方药,寻找中医药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用价值。 清毒栓是导师金哲教授研究多年并在临床上已取得较好疗效的自制中成药,前期研究已经证实它具有阻断病毒复制、减轻宫颈局部炎症反应、提高宫颈局部免疫功能及抗增殖等作用,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亦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本病的诊断技术、致癌机制以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采用由美国Digene公司开发的、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惟一批准的、用于临床非放射性检验HPVDNA的新技术—杂交捕获二代(hybridcapture Ⅱ, HC Ⅱ),用以明确清毒栓对子宫颈HPV亚临床感染病毒负荷量的影响,并与安达分(干扰素)作对照,同时进行临床症状积分统计。结果显示清毒栓与安达分都能有效的降低HC-Ⅱ HPVRlu/co(病毒负荷)的比值,治疗前后两组自身对照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发现两种药物对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作用明显(P<0.01)。本研究结果提示清毒栓治疗宫颈HPV亚临床感染疗效确切。 本研究还对清毒栓进行了药理学实验研究,根据各组豚鼠致敏接触实验和激发接触实验的结果(无一例出现红斑、水肿,致敏率为0),说明清毒栓无致敏性,外用安全、可靠。各组大鼠的抗炎实验研究的结果显示:与阴性及阳性对照组比较,清毒栓中、高剂量组抗炎作用显著(P<0.05),低剂量组部分时段也有作用。四个抗炎实验均明确地证实了清毒栓具有抗炎作用,为临床使用清毒栓治疗宫颈HPV感染等炎症提供了可靠的药效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