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国公司已经超过国际贸易成为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时出现了“出口增长了,经济增长了,但没有发展”的现象,也即“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经济悖论。大量研究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关键是跨国公司子公司与东道国当地组织缺乏资源往来,当地企业没能从这些公司中学到真正有用的技术和管理知识。针对这种问题,本文以跨国公司子公司为研究焦点,根据子公司与母公司集团及东道国当地组织的资源交易关系的差异,将子公司划分为“生产基地型”、“运营中心型”及“当地生根型”三种角色。目的是通过对子公司角色演化机制的研究,探讨三种角色子公司之间相互演化关系,为东道国政府主导子公司角色演化方向提供对策建议,同时也为跨国公司母公司整合全球资源以及子公司争取到更大的决策权限提供理论指导。全文共分八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对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章节安排及创新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本文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本章对跨国公司子公司以往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特别是对子公司角色分类及角色演化的研究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导引出本文的研究论题。以往对子公司角色演化的研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 研究对象主要是投资在发达国家的国外子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外子公司研究较少;(2) 分析了子公司角色演化的现象,但未能对子公司角色如何演化的问题进行系统地理论分析;(3) 分析了子公司角色演化的动因,但对如何主导子公司角色演化的问题没有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第三章为本文研究的基础。本章首先对网络理论及跨国公司的网络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将跨国公司子公司所处的网络分为内部网络及外部网络;其次,按照网络组织的分类逻辑,以子公司为焦点,根据子公司与内、外部网络组织的资源交易关系差异,将子公司角色划分为三种,并以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中,67%为生产基地型,24%为运营中心型,9%为当地生根型。其中,运营中心型子公司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最大。基于网络联结关系差异的子公司角色的划分提供了按照网络组织的演化模式分析子公司角色演化机制的新的研究视角。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网络组织的演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按照网络组织的演化模式分析子公司角色演化的内在机制;其次,引入“子公司网络资本”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网络位置”及“嵌入性网络资源”两个维度的网络资本分析框架,建立了子公司角色演化的理论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子公司角色演化的实质就是子公司在网络利益最大化动机驱使下,复制与重构网络关系,增加网络资本,积累资源与能力,调整自身在网络中位置的过程。承接第四章的研究内容,响应子公司网络资本的大小由子公司的网络位置及嵌入性网络资源决定的观点,第五章从子公司网络位置的差异化入手,对子公司角色演化的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子公司角色演化路径与子公司的网络位置与嵌入性网络资源有关。子公司角色演化具有路径依赖性,子公司若想取得长期发展,必须在常规主导逻辑的指导下,进一步复制与强化固有的有利的网络关系,同时,突破常规逻辑,向核心的网络位置及丰富的网络资源地带演化。 第六章从子公司嵌入性网络资源入手,将子公司内部网络组织(母公司及其它子公司)、外部网络组织(东道国当地组织)及子公司自身三方面因素纳入一个研究框架内,建立了嵌入性网络资源的变化对子公司角色演化影响的研究假设,系统地分析了子公司角色演化的动力因素。 第七章对第六章建立的研究假设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嵌入性网络资源的变化是子公司角色演化的根本动力。对于东道国政府来说,应该通过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层次、促进当地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完善政府的政策及法规、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措施促进跨国公司与本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对于母公司来说,可以通过增加知识、信息的丰富程度,改变控制模式,增加集团内部知识、信息分享驱动程度等措施,增加母公司内部整合程度,获得规模经济及网络效益等;对于子公司来说,可以通过执行多种职能活动,积累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并通过高层领导的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努力争取母公司更多的资源分配及更大的自主决策的权利。 第八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涵义,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提出了后续研究方向与建议。本文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简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根据网络联结关系的差异将子公司划分为“生产基地型”、“运营中心型”及“当地生根型”三种角色。基于网络关系差异性的子公司角色的划分提供了子公司角色演化研究新的视角,为按照网络组织的演化模式分析子公司角色演化机制创造了条件。 (2)引入子公司网络资本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网络位置”与“嵌入性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