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内容是对植被覆盖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生态敏感区域中,在该地区开展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变化和人类作用的相关关系的研究工作,为该地区生态重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措施。根据2000年-2014年之间的气象数据(气温、降水量)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因子(气温、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根据2000年-2014年的MODIS NDVI数据和MODIS土地覆盖变化数据,分析了黄土高原近十五年来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分布趋势特征和变化情况,并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变化对气候的响应机制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程度。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从黄土高原植被NDVI的空间格局分布来看,2000年-2014年黄土高原呈现增长趋势的面积占整个区域中的92.88%,呈现减少趋势的面积只占7.12%。其中,近十五年来黄土高原植被呈显著增长趋势的比例为12.52%,主要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局部地区,即华北山地落叶阔叶林区;呈极度增长趋势面积为56.69%,主要位于黄土高原的中部地区,即内蒙古东部草原区、黄土高原草原区、华北山地落叶阔叶林区、汾渭盆地落叶阔叶林区。从季节角度分析,春季、夏季和秋季植被覆盖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夏季和秋季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很大,二者分别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93.08%和90.78%。春季NDVI呈增加趋势的面积比其他两个季节的少,而呈减少趋势的面积比其他两个季节的多,分别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83.34%和16.66%。2、2000年-2014年黄土高原植被NDVI时间格局分布来看,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0.0057),从2000年的0.33增加到2014年的0.43。生长季NDVI值在2011年以后急剧增加。由于生长季内降水量和温度的浮动变化使得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在各季节的变化中,春季、夏季和秋季的植被覆盖度都呈现出了显著增加的趋势。夏季平均NDVI的增加速率是三个季节增加速率最大的(R=0.84,p<0.00006),增长率为0.007,而秋季平均NDVI的上升趋势是最显著的(R=0.88,p<0.00007)。3、从黄土高原植被NDVI与气温降水量的响应情况可知,黄土高原NDVI与降水量呈正相关的区域明显大于NDVI与气温呈正相关的区域,而NDVI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的地区都小于NDVI与气温显著负相关的地区。说明降水量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无论在年内季节变化上还是在年际变化上,降水量对植被的影响都比气温对植被的影响高。4、根据线性回归分析法可知,生态建设、农业生产等一些人类活动的实施也是影响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重要原因。黄土高原整体植被覆盖呈上升的趋势,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致使农区NDVI在不断上升,另外,黄土高原在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的植被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