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板库的明清官式建筑屋顶装饰构件重建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官式建筑是传统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重要表现,是京城所独有的“历史记忆符号”和“文化发展链条”。我国现存明清官式建筑数量庞大,由于长期暴露于外界,多数正遭受着由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等方面导致不同程度的损坏。若建筑本体的信息未能获得阶段性精细留取,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将永不复存在。因此,对明清官式建筑进行科学有效的本体保护与健康发展,兼具复杂性和紧迫性。明清官式建筑屋顶体量通常占据建筑主体一半以上,其形态结构精妙独特,是明清官式建筑的重要象征。其中装饰构件是屋顶结构中最为特殊且复杂的部分,通过传统三维建模手段难以准确还原其外部特征。现存信息不完整、原始建筑图纸等数据获取途径匮乏等问题,令其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形态现状无法得到准确记录。精细化三维重建有利于对明清官式建筑的现状进行留存,有利于制定相关监测修复保护方案,可为其信息留取与日常管理提供可靠基础与科学指导。本文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得的密集匹配点云以及扫描点云数据,建立一个标准化、通用化的明清官式建筑屋顶装饰构件模板库,进而实现明清官式建筑屋顶装饰构件的自动化精细三维重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明清官式建筑屋顶装饰构件搭建三维模板库。对明清官式建筑屋顶结构的科学了解,是搭建其装饰构件模板库的重要前提。在该模板库中,首先基于图像密集匹配点云或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实现构件的粗略三维模型重建;随后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参照建筑图籍和手稿中记载的设计细节,对三维模型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进行精细化调整。模板库中构件均依照预定义的三段式编码形式存储于模板库中。(2)形成一种空间地理位置配准机制实现模板库构件模型的自动调用。基于上述模板库成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目标识别与点云匹配的空间地理位置配准机制。该空间地理位置配准机制主要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根据You Only Look Once v3(YOLOv3)算法检测构件类型,并依据编码搜寻对应的三维模板模型;其次,将模板库中对应的构件模型转换为三维点云;第三,基于Sample Consensus Initial Alignment(SAC-IA)算法实现两组点云间的粗配准;第四,基于Scaling Iterative Closest Point(SICP)算法实现两组点云的精细配准。(3)对典型明清官式建筑屋顶装饰构件进行实例验证。通过选取明清官式建筑屋顶四类典型装饰构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空间配准机制的识别与配准结果表现良好,其中影像识别的整体正确率可达82.2%;在四种密度级别条件下,配准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大多小于0.02m,其中81.25%小于0.02m,25%小于0.01m,在该配准机制的实施过程中,各类装饰构件的配准均在5.5s内完成。
其他文献
钛/钢复合板是海洋、航天、化工、能源等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由于钛是活性金属,因此钛/钢复合材料制备过程极易形成Fe-Ti脆性相,恶化复合界面的结合强度。为避免Fe-Ti脆性相的形成,工业上通常采用爆炸复合方法制备钛/钢复合材料,生产效率低,环境影响严重。轧制复合法是异质金属复合材料制备的重要方法,人们也一直试图将轧制复合技术应用于钛/钢复合材料制备领域。为避免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界面Fe-Ti脆性相的
相变蓄热换热装置具有蓄热密度高、蓄热放热过程温度恒定等优点,已成为中低温蓄热领域的研究热点。相变储能蓄热装置的关键在于相变材料的选择,有机相变材料具有无毒、无腐蚀性、不过冷、相变过程中不相分离等优点,但同时存在热导率较低的缺点,降低了相变材料换热效率。基于这个问题,本论文研究了三种混合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的强化方法。分别将单一石蜡、单一硬脂酸及石蜡与硬脂酸混合物作为相变材料,以高导热材料粉末作为添加物
当前,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矿业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预警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针对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指标选取及量化困难,以及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预警模型难以构建的问题,论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矿业事故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首先,将训练数据采用小波变换,通过伸缩平移运算对时间序列逐步进行多尺度细化;然后,采用自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基础教育的改革有重大突破,教育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目标,不忘记自己教育的目的。而在所有的教学中,问题化教学是最丰富的,它有着丰富的类型,同时包含了很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丰富而充实的,这种教育模式逐渐被更多教师选择,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有力途径。
炮泥是封堵出铁口的重要耐火材料,其性能的稳定对高炉的安全生产有很大的影响。TiCN是TiN与TiC形成的固溶体,具有高熔点、高强度、良好的耐磨性以及化学稳定性等优点。TiCN加入耐火材料中可提高其强度、抗氧化性能和抗渣性能。钛铁渣是冶炼钛铁合金产生的废渣,年产量巨大。其主要化学成分是Al2O3、CaO和TiO2,与耐火材料原料的主成分相似。若能将钛铁渣应用于耐火材料领域,可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
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时代需求日渐强烈,超低能耗建筑必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夹心保温墙体是超低能耗建筑最常用的外围护结构,为达到超低能耗建筑的保温要求需要厚度较大的保温层,但保温层厚度较大会影响整个夹心保温墙体的力学性能。连接件作为夹心保温墙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力学性能直接决定着整片夹心保温墙体的性能。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建模,对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夹心保温墙体其抗剪性能和抗弯性能进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系统而建立的数学模型,它具有很强的容错性和自适应性,是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重要方法。很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采用群智能算法优化网络参数。但是众多的研究表明现在的算法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高效地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并提升网络性能是人工智能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为解决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种群多样性和收敛性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具有重组
近年来,淬火-配分(Q&P)工艺发展迅速。以Q&P工艺生产的钢材兼具高强塑性,主要用于制作汽车安全结构件,是汽车节能减排及安全性的重要保障。通常,为确保钢材经Q&P工艺处理后获得所需的组织及力学性能,Q&P钢中需加入稍高含量的Mn和Si元素。然而,钢中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易在钢液凝固过程中形成枝晶偏析,对钢材的组织及性能造成影响。然而,目前钢中枝晶偏析的存在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基于此,本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作为建筑产业商品化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性能可靠、施工方便以及节能环保等突出优势。然而传统装配式结构的主流连接方式普遍存在施工精度要求较高和工期较长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开缝剪力墙结构体系,能够在保证建筑抗震能力的同时缩短施工周期,设计了8片剪力墙试件并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国内外装配式剪力墙开缝形式和连接方式的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长。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2153.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6.6%,人口的高密度集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人员密集场所,而具有多种复合功能的重点街区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并且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重点街区往往会出现人流量短时间激增的现象。这种人群聚集的现象往往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由于重点街区往往常住人口多,人口构成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