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合物受体光伏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器件性能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ystar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由聚合物给体和聚合物受体组成的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all-PSCs),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形貌稳定性的优点,有利于实现商业化发展,从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聚合物受体材料存在消光系数低及聚集过强等缺点,限制了all-PSCs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从分子设计角度出发来开发新型聚合物受体,利用不同的分子设计策略来调控聚合物受体的光学、电化学性质和共混膜的纳米尺寸形貌,并系统性研究了材料结构与器件性能的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从共聚D单元的修饰出发,以A-DA’D-A型稠环共轭受体为骨架A单元,选择3,4-二氟噻吩为D单元进行共聚,合成新型聚合物受体材料PY-DF。与不含氟原子的受体PYT相比,PY-DF具有更好的分子平面性和更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有利于电荷传输。此外,PY-DF在600~900 nm波长之间具有更宽的吸收和更高的吸光系数(1.20 × 105 cm-1),并且具有更深的HOMO(-5.66 eV)和更高的LUMO能级(-3.78 eV)。当与PM6共混时,PM6:PY-DF形成了有序且紧密的分子堆积以及更强的共混膜结晶性。与基于PM6:PYT的器件相比,PM6:PY-DF器件的三个光伏参数均有所提升,具体表现为:Voc由0.93 V提升至0.95 V,Jsc由21.7 mA cm-2提升至23.1 mA cm-2,FF由65.6%提升至67.2%。最终,PM6:PY-DF体系实现了 14.8%的PCE。值得注意的是,该体系还保持了较低的能量损失(0.50 eV)。二、从共轭骨架A单元的调节出发,选择含萘端基的A-DA’ D-A型稠环小分子受体为共轭骨架A单元,与噻吩D单元共聚,合成新型窄带隙聚合物受体材料PYN-T。该材料具有1.37 eV的较窄光学带隙,在600~900 nm波长范围内显示了强而宽的吸收,提高了对光子的捕获能力。同时,PYN-T具有与给体PBDB-T相匹配的HOMO(-5.60 eV)和 LUMO 能级(-3.80 eV)。最终,在 4%CN 和 100℃退火 10 min 条件下,基于PBDB-T:PYN-T的共混膜形成了有序的分子堆积及理想的纳米尺寸相分离结构,促进了电荷传输,实现了 13.7%的PCE,其中Jsc高达24.4 mA cm-2,Voc达0.87 V,FF达64.4%。值得一提的是,该Jsc是目前all-PSCs中的最高值之一。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过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老龄化问题趋势日益突显,其中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最主要的问题是体弱和肢体运动障碍等,针对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康复训练的方式帮助其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依靠专业治疗师徒手操作简单的医疗器械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二是使用针对人体不同部位的康复机器人协助患者自己进行重复性的康复训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康复机器
学位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以及微纳机电系统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纳米科学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涵盖了航空航天、车辆工程、医疗健康、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很多微观功能器件利用压电效应良好的力电耦合特性制成,但在纳米尺度时除了压电效应,还存在着一种极易被忽略的效应——挠曲电效应。压电效应是由应变与电场的耦合产生,而挠曲电效应主要是由纳米尺度下显著增加的应变梯度与电场耦合而产生的,且尺寸越
学位
作为数字图像处理的一项重要的预处理步骤,图像分割的准确性会影响到图像后续的目标识别和特征分析。鉴于图像分割的重要性,研究人员提出了针对图像目标的分割算法。在这些分割算法中,主动轮廓模型以其成熟的变分理论和优秀的分割表现,成为近些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门。然而在数字图像中,常存在成像设备、光照条件以及复杂背景信息引起的灰度不均(又称偏场)。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在分割灰度不均图像时极易受到偏场的干扰,这种干
学位
化学概念的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概念部分内容时往往会受已有知识基础等因素影响而产生迷思概念,这些迷思概念的产生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会产生极大的阻碍,并进而影响其化学学科思想的建立、核心素养的发展和科学精神的树立。综上,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迷思概念进行探查,并开展相关的迷思概念转变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自从迷思概念这一名词被提出以来,面向迷思概念或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一直都是热门话题
学位
近年来,随着微纳米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微纳米薄膜作为发声材料的热致发声器逐渐兴起,并被人们所熟知。相比于传统的依靠部件振动发声的电声换能器,氧化铟锡等薄膜热发声器具有无振动部件、体积小、重量轻及柔性等优点,这些特性可以改变车辆和飞机等载运工具上扬声器体积过大及布置受限的局面,也可以作为次级声源更好应用于载运工具的舱室噪声有源控制中。电-热-声模型和光-热-声模型是薄膜热声效应最主要的两个理论模型,然
学位
动物身上展现出强大的空间认知能力,在缺少足够先验信息和精确坐标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自身器官或者生物特性功能在环境中实现自我定位。承担动物环境认知与记忆功能任务的是大脑皮层中的海马体(Hippocampal formation)结构,鼠类动物依靠海马体中的神经元细胞在脑中生成认知地图,重现周围的环境格局。随着位置细胞、头朝向细胞、网格细胞、边界细胞等空间细胞的发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尝试通过模拟鼠脑空
学位
近年来,压电材料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车辆工程等领域的智能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际的器件正朝着微型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纳米尺度下,压电材料与结构的应变梯度非常大,此时,由应变梯度产生的力电耦合现象,即挠曲电效应非常显著,这将致使结构的力学行为产生重要变化。挠曲电效应对压电纳米器件影响重大,如纳米机器人、汽车中的纳米传感器、纳米俘能器等。在微/纳机电系统或设备中,挠曲电纳米矩形板结构是应用最广泛
学位
膝单髁置换术(UKA)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同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关节外科领域不断深化,做好围手术期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获得快速康复的关键环节。为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的创伤和应激反应,优化围手术期管理模式,提高UKA的疗效并促进其标准化、规范化,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膝关节部分置换研究学组在2020年制定推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本文对其中重点内容和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期刊
微夹持器作为微操作与微装配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半导体加工、光学精密加工等领域,而上述领域的飞速发展对微夹持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更大的夹持范围,更高的夹持精度以及更可控的夹持过程成了微操作与微装配的关键。本文结合大行程、高精度、自适应目标位置的夹持需求,提出了一套双边独立运动且具有较大行程的双驱微夹持器。该夹持器将两个压电粘滑平台作为驱动元件,同时集成了力反馈功能。针对高夹持精
学位
航空发动机是飞行器的“心脏”,其先进性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在航空发动机的地面试验以及装备飞机服役过程中,需要准确测量发动机高温截面的气流温度,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性能评价、状态监控和燃油控制等。由于起步晚,技术基础薄弱,目前国内用于测量发动机高温气流温度的测量装置在性能及可靠性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提出的快速响应、高测量精度以及高可靠性要求,通过分析各项温度测量技术的特点和现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