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屈大均遗民心态之变对其词作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r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大均是清初著名的遗民文学家、学者,在诗歌创作方面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现阶段学界对屈大均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多局限于诗歌、学术方面。屈大均的词作成就为清初遗民中的佼佼者,对其研究却还未展开。本文着重从其遗民心态的变化来分析其词。屈大均的作品由于饱含强烈的反清意识,在清初屡遭清廷禁毁,故在有清一代其文名相对黯淡。本文第一章对屈大均生平作简要的概括,同时也对屈大均的作品及其流传做简短概述。本文的主体部分从两方面展开,一为屈大均的遗民心态之变化,一为屈大均词作内容及风格的变化,并分析这两方面变化的联系。第二章首先论析屈大均前期的志士心态。屈大均在前期虽身为遗民,但并不以遗民自居,三十余年皆在图谋复明。这种志士心态必然要影响到其文学创作。故屈大均此际的词作内容饱含故国之思,或怀古,或凭吊,或比兴寄托。第三章则论析屈大均晚年的文化遗民心态与其词作。屈大均在看到复国无望之后,退归著述。此时的屈大均希望藉保存明代文化以使明朝在思想上长存。心态的变化使得屈大均此际的词作也显出平和之气,创作内容多为与文友的交游词和晚年安居乡里的优游之作,甚至还有与清廷官员周旋应酬的祝寿词。虽然在政治性上的斗争锋芒减弱,但屈大均却在保存明代文化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总之,本文主要围绕屈大均从反清志士到文化遗民的心态嬗变分析其词作内容与风格的变化,对屈大均词做粗浅的拓荒研究,希望能对屈大均词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他文献
蔡邕是汉末魏初重要的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和历史学家。他思想通脱,行为放达,超拔时代。蔡邕博涉多通的新型人格,是他文学创作发生转变的重要契机。新型文人性格的形成以
本文意图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具体考察《全唐文》收录的中晚唐干谒散文,以及各类史书笔记小说所记载的有关干谒材料,对中晚唐干谒散文的发展状况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论文首先
王采薇作为清代乾隆年间的一位颇有影响的女诗人,她的家世、生平事迹、思想性格、诗歌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都缺乏细致的关注、发掘和思考。今人对王采薇的研究以文学创作为切入
<正> 近年来,国家开始下大力气整治各种乱收费,社会各界对此也十分关注。本文拟就公共收费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公共产品与税费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政府的职能是
目的研究分析疾控中心ELISA法和TRUST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昌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体检的154例疑似梅毒感染患者,均接受梅毒血清学实
身体"跨界"现象在后人类叙事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后人类语境下的一个现实问题。菲利普·K·迪克的科幻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通过对不稳定的"身体界线"问题的预
调研了国内200台套燃煤电厂电除尘器电耗,按机组容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300MW、600MW和1000MW三个等级,分别从鼓励先进和淘汰落后两个角度研究了电除尘器电耗评价指标,确定了
余华是少数在世就被阅读成经典的当代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创作深刻地描画了当代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境遇,表达了他为当代人寻找精神救赎的企图,记录了其精神探询的轨迹,流浪意识
《黑奴吁天录》是林纾翻译的第二本小说。因为林纾不晓外语,也从未到过国外,所以他非常依赖于他的口译合作者。作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第一个中文译本,译作中充满了改写的痕迹
主塔门架是悬索桥施工过程最重要的临时设施之一,主要用于主索鞍各构配件的吊装及索股的牵引横移.本文以湖北省白洋长江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大桥主塔门架的设计,通过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