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库铁路青海段风沙灾害工程防治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q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库铁路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新疆库尔勒市,全长1214 km,开辟了青海中部到新疆中部的轨道交通,完善了我国西部铁路交通网,对推动线路所在区域社会经济、民族团结以及由内地进入中亚、南欧等一带一路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格库铁路青海段全长505 km,沿线所在区域隶属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3000 m左右,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型干旱性气候,降水少、蒸发量大,且地下水位深,植被稀少,加之风沙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在大风作用下,极易形成风沙流,对铁路(路基、桥梁和涵洞等)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因此风沙灾害已成为格库铁路青海段安全运营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采用现场调查、野外监测、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阐明了格库铁路青海段沿线不同区域风场特征和典型地表风沙流运动规律,筛选了适宜于格库铁路青海段的防沙材料,确定了其最优防护特征参数,评价了防沙工程试验段的防护效益,并进行了改进与优化,构建了适宜于格库铁路青海段风沙灾害特征的防沙工程体系模式,为该铁路工程防沙体系的设计提供了有利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格库铁路青海段沿线风沙地貌类型及下垫面性质差异,将格库铁路青海段风沙环境划分为三种类型区段:流动性沙丘区、沙砾质戈壁区和湖盆沙化区。(2)流动性沙丘区(中灶火)年平均风速为5.1 m/s,最大风速为21.2 m/s,主导风向和主起沙风向为WNW、W和NW,输沙势(DP)为452.07 VU,属于高风能环境;沙砾质戈壁区(甘森)年平均风速为3.6 m/s,最大风速为16.4 m/s,主导风向和主起沙风向为WNW、NW和W,年输沙势(DP)为223.56 VU,属于中风能环境;湖盆沙化区(茫崖湖)年平均风速为4.4 m/s,最大风速为20.6 m/s,主导风向和主起沙风向为NW、N、NNW,年输沙势(DP)为311.18 VU,属于中风能环境。(3)实地风沙观测结果表明,各分区典型地表输沙通量随高度增加均逐渐较小,风沙流结构服从指数递减规律。受区域风能强度影响,中灶火流动性沙丘区和茫崖湖盆沙化区输沙量主要集中于地表以上2 m高度范围内,风沙流中沙粒以细沙为主,多属于跃移颗粒;茫崖湖以西戈壁区输沙量主要集中于地表以上1.5 m高度范围内,风沙流中沙粒以细沙为主,多属于跃移颗粒。(4)通过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对HDPE板栅栏和镀锌金属板(冲孔板)栅栏进行了防护效益评价,当两种栅栏孔隙率为30%、间距为20H(H为栅栏高度)时,防护效果最优。其中,筛选的HDPE板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抗紫外线性能强、化学稳定性好和耐老化等特点,首次应用于高海拔沙化地区铁路防沙工程,实现了防沙材料的创新。(5)对茫崖湖以西戈壁区和中灶火流动性沙丘区现有防护体系进行防护效益评价。在茫崖湖以西戈壁区,前沿阻沙带防风效率为20.6%~86.5%,阻沙效率为24.8%~56.1%;HDPE板方格防风效率(0.2 m高度)约为70%,0.5 m高度处的防风效率介于40%~50%之间,阻沙效率可达60%。在中灶火流动性沙丘区,前沿阻沙带防风效率为25.7%~92.4%,阻沙效率为33.1%~65.4%。(6)综合野外观测、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根据格库铁路青海段风沙环境特点,构建了适合于该区域的防沙工程体系,主要由前沿阻沙带和大网格固沙带组成。体系前沿阻沙带防风效率达90%,是沙粒的主要沉降区;大网格固沙带高度以下区域几乎为静风区。构建的茫崖湖以西戈壁区、茫崖湖盆沙化区和中灶火流动性沙丘区的风沙灾害防护体系均具有较好的风沙防护效益,适宜于格库铁路青海段风沙灾害防治。
其他文献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跨多个相关学科的综合性技能课程,是一个锻炼学生实验技能、应用范围比较广的应用技能课,在当代农林牧副渔,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发展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
1.前言铸铁阀盖是种水务工程用的阀体上的零件。过去一直采用砂铸方法生产。现拟改用液态模锻工艺,以获得组织致密、性能较高和经济效益明显的毛坯件。为此,在山东省机械厅
公交先行政策是我国政府部门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病问题而推行的公共交通政策。在公交先行的背景下,公交场站资源一体化开发不足以及公交企业财务问题制约着城市公交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立足公交场站资源的特点,探讨公交企业公交场站资源开发策略,为我国公交企业公交场站资源开发提供策略依据。从国内外文献梳理来看,交通资源一体化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的TOD开发等方面,本文基于TOD开发思路,分析和
御风遗韵《御风遗韵》作品素材十分奇特,以双干式成大树型之相,形态生动,造型古朴,气韵凝重,树相雄风昭昭,欣赏之间令人荡气回肠。作品两干虽然中离,形神上却趋于相同,难分彼
大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巨网运营时代、网约出租车的规模化发展,导致常规公交的发展面临新挑战.新形势下,常规公交服务品质的提升不应仅限于传统的公交线网优化或乘车环境层面的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作为物联网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仓储物流、货物监控、智能交通等领域。随着现今物联网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具有高灵敏度、远距离通信、多信息采集、低功耗的UHF RFID将成为物联网节点的重要载体。在远距离下,标签系统的无线能量传输问题和数据通信问题是限制其通信距离的两个重要原因,针对此问题
机载雷达具有体积小、可视距离远等优点,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由于机载雷达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包含具有严重空时耦合特性的杂波,为了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发现和定位目标,需要对回波信号进行杂波抑制。最优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 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是一种经典的杂波抑制算法,不过该算法的运算量会随着阵列规模的增大而增加,并且杂波环境假设为理想的均匀杂波环境,但该算法的性能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功率器件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其可靠性问题也引起了更多的重视。影响功率器件可靠性的因素有机械应力、电气应力和热应力等
国际法上的义务往往通过条约或国际习惯等方式加以确定,旨在约束国家的某些行为,以期打造更为合理、有序的国际环境。而核裁军义务自诞生时起就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政治目的。核武器由于其巨大的破坏力在历史上曾给人类带来过惨痛的教训,世界范围内“反核”的呼声高涨,并在苏美冷战的格局下最终诞生了最初的核裁军条约,及至1968年6月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作为核军控领域基石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随着两次世界大战以及
当今,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对物联网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联网技术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伴随着物联网相关硬件、软件的开发和研究,很多问题也逐渐